在华南理工大学“院士回母校”活动上的讲话
中国关工委主任 顾秀莲
2016年11月16日
尊敬的容柏生院士,各位同志、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参加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院士回母校”活动。这项活动第一次在华南地区举办,今天来到美丽的华南理工大学,我感到十分高兴。从今年3月起,我已先后三次参加“院士回母校”活动,一次次被院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浓浓的家国情怀所打动,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了同学们远大的理想抱负和炽热的青春激情,这让我愈加体会到这项活动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此,我代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本场活动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感谢大家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支持!
广大院士是我国科技战线的中流砥柱,他们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就光耀史册,他们为探索真理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和为事业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感人肺腑,正因为这样,他们在教育关心广大青少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是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8月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弘扬‘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教育部关工委和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委员会共同举办“院士回母校”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学习院士事迹、弘扬院士精神、发挥院士作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创新发展的有力举措。
我国有3亿多在学青少年,教育战线是关心下一代工作最重要的主阵地,中国关工委一直高度重视和关注教育领域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在过去的25年中,教育系统关工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少年强则国强”,各级教育关工委在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责任重大,希望大家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努力做出新成绩、取得新成效。祝愿广东省教育系统及在粤高校的关工委工作能有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和组织像中国工程院这样大力支持、主动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
今年教育部关工委搞了三个活动,我都特别欣赏。一是在高校开展“院士回母校”活动,邀请我们在各个领域卓有成效的院士回到母校,分享自己的学习、奋斗经历,教育青年学子;二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我们在制造业领域的大师、工匠到校园讲述自己的故事,传承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三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老校长下乡”活动,邀请退休的优秀老校长下到农村,对基层的学校的老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三个活动都非常好,实现了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的全面覆盖,而且目前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华南理工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创建之始的上个世纪初曾是中国南方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和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今天已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棵参天大树,为国家建设与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那么,满怀着青春梦想的华南理工的学子们将会怎样走出自己的青春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和把握这次与院士学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体味院士情怀,传承院士精神,以前辈校友为楷模,回答好自己的人生选择题,在未来的道路中胸怀理想、志存高远,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报国之志为青春远航积蓄动力,用奉献的光芒去照耀青春航道的航标,脚踏实地地走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多彩旅途,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预祝华南理工大学的“院士回母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