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范伯元主任、张雪书记,各位老同志,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参加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老 校长下乡”活 动的启动仪式,我代表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祝 贺“老 校长下 乡”活动顺利启动,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感谢北京市委教育 工委和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为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对参加活动的老校长、老教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 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工程,教育系统“五老”应为教育扶贫作出应有的贡献。去年8月,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要重视发挥“五 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央充分认识到了离退休干部的意义”的评论,对“老同志下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发出了倡导。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除了经费、办学条件等客观条件外,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农村学校优秀教育管理者缺乏、师资力量薄弱,这是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均衡发展、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好校长成就好学校,好学校培育好学生。
优秀的管理者是学校治理的行家里手,不仅为学校发展绘制美好的蓝图,而且能带动整个学校的改革发展,带出一大批优质师资和学生,是优良校风学风的引领者、培育者,在立德树人方面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校领导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和育人质量。老校长们退休前长期工作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一线,熟悉教育教学、熟悉老师学生,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和教书育人经验,是开展薄弱学校帮扶的优质资源和宝贵财富。
组织开展“老校长 下乡”活动,就是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向薄弱地区、薄弱校辐射,发挥老校长在阅历、经验上的优势,与农村中小学师生共同打一场教育攻坚扶贫战。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响应中央精准扶贫号召,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优势,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进行的一项探索性工作,也是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精心谋划组织、推动实施,取得实效。
今年上半年,我们提出开展“老校长下乡”的初步设想,得到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教委、教育关工委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北京启动老校长下乡活动,我们还有一层考虑,就是把它作为落实京津冀一体化教育先行的一个重要抓手。北京有综合区位优势, 北京的优质资源不仅可以辐射到区、农村,还可以辐射到天津、河北。张雪书记亲自带队到河北省阜平县和北京市密云区进行调研,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工作方案,并把“老校长下乡”活动纳入北 京市支持乡村学校发展计划,给予经费保障。你们的前期工作深入细致、准备充分,抓到了点子上,为“老 校长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密云区和阜平县作为受援方,对于如何对接、安排好“老校长下乡”各项工作作了精心的准备,形成了一整套方案。相信今天正式启动后,这项活动必将有序推进,并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北 京走在了全国前面。希望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密切跟踪,加强指导,适时总结,积极推进“老校长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教育系统关工委全面启动活动开拓新思路、提供新经验。明年适当时候我们将组织召开现场会,来推广北京经验。
各位老校长、老教师,你们是教育关工委“五 老 ”中的优秀代表。你们讲理想、肯奉献,懂教育、爱学生,你们虽已退休仍心系教育、关爱后代,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这项伟大的事业。希望大家发 挥好我们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将 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管 理经验注入到帮扶学校,积极为贫困地区学校建设管理出谋划策, 特别是引导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确立符合当地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希望大家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深入学校、深入班级,与年轻教师多接触多谈心,多随班听课,多指导、多提点,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带出一支过硬队伍来;希望大家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师生,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带到帮扶学校,把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起来,提高帮扶学校立德树人整体水平,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下乡过程中难免舟车劳顿,请大家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保重身体。希望被帮扶学校的领导班子与老校长们通力合作、真诚共事,工作上尊重虚心、生活上爱护关心,为他们提供舒心的工作环境和 周到的生活服务,将老校长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和育人水平,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同志们,为孩子们的明天和祖国的未来,为了将公平教育的阳光雨露播 撒在每一个贫困地区孩子的心田,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最后祝各位老同志身体健康、下乡工作生活愉快!
(更新于 2016-11-15 09: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