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关工委
首 页 > 工作交流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学校关工委
学院关工委
政策公文
本校公文
政策文件
工作交流
最新动态
经验交流
党建园地
调查研究
学生中心
学生事务
热点话题
走访校友
康盛人生
首 页
最新动态
 

《深圳商报》载文报道我校关工委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13-07-17 21:39:37

 

    《深圳商报》2013年7月16日A11版刊载的文章(网上截图)
 
    7 月16日,《深圳商报》在A11版,用半版的版面刊载了报道我校关工委的文章《老专家老教授参与深大关工委 紧跟时代步伐调研青年热点问题》。全文转载如下:


 
老专家老教授参与深大关工委
紧跟时代步伐调研青年热点问题
《深圳商报》2013年7月16日 A11版
邓小群
 
关工委的离退休老师在给学生举办讲座。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邓小群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学生家庭状况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求学之路等,这既是新时代年轻人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深圳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近年来一直在关注的一些课题。
多年来,已离退休老教授为主体的深圳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决大学生遇到的热点难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路子。
老专家老教授组成关工委
深圳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9年,近年来,他们在原来基础上,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和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两个20号文”精神,抓紧二级关工委的组织建设,2011年和2012年先后分两批一共有19个学院成立了院一级的关工委,一批老同志被聘请为特邀党建组织员参加了学院关工委的工作。
为了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实效,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建立了关工委联络单位联席会议例会工作制度,协调关工委工作有关问题,并建立了关工委的三个会议制度。同时,他们组建了党建工作组、学生事务工作组、督导工作组、调研工作组、网络工作组等5个工作小组,形成了“一联三会五组”的长效工作机制。
这个机构绝非花架子,老专家老教授等大批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关工委,成为学校开展年轻人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深圳大学每年都有一批老教授、老干部退出教学管理第一线,他们一辈子教书育人,有丰富的人才培养和青年工作经验。
为充分调动这些老同志的积极性,挖掘和发挥他们的专长,学校关工委将他们团结在一起,开展大学生调研、扶助贫困大学生、学生事务、个别辅导、讲座、督导、歌咏队等,创建出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特色。
与时俱进调研热点难点
深圳大学近年来重点工作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一流大学。
这也恰恰是老专家老教授的强项。为了提升办学质量,关工委挑选了部分老同志担任教学督导工作。他们活跃在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成人教育等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
他们通过随机听课、检查试卷、监督考试、抽查教案、巡视相关管理环节,进行全方位质量控制和评估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
由于加强了督导工作,学校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课堂纪律和考风考纪也大为改善。
开展课题调研更是深圳大学关工委的一大特色,他们认为调查研究是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最实际、最有效的工作手段之一。近年来,他们就学生政治理想信念、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就业问题、消费问题、勤工俭学以及师范教育改革等进行了深入细微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金钱观和消费观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大学生消费现状,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模式?
这是关工委杨移贻老师主持的《特区大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教育探讨》了解的问题。
他们认为,消费观念消费模式是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青年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但是,以往我们高等学校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处于茫然和放任状态。学校既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缺乏了解和把握,也缺乏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深圳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试图通过对特区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深入调查,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同时调研站在学生发展理论的角度,探讨开展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途径。
另外,大学虽然被誉为学术殿堂的象牙塔,但是大学生活无法摆脱现实世界的柴米油盐,生活在大学校园的学子,不可避免地会遇上经济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又与学生的家庭状况、所在地区以及当今社会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所在地区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经济问题,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求学之路?
关工委林英陆等老教师就此进行了《关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其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影响的调研报告》。关于贫困学生课题调查,他们共回收了856份有效资料,完成了1.2万余字的调查报告,为学校深入了解贫困学生状况,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林琦光老师主持的《深圳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的探索》,对深圳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的探索都进行了系统化的调研和分析,从而对学校的学生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此外,杨移贻老师还主持了《特区大学生入党动机和政治理想信念教育》调研形成报告。
校党委对这些调研高度评价,认为这些调研以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进行,问题覆盖面广,调查一丝不苟,研究深入认真,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较好反映学生实际,而大量翔实的数据,为学校针对性开展年轻人思想工作,提供了一手的资料,有助于把握学生思想脉搏,为学校领导有关学生工作的决策起到提供全面深入的信息和出谋献策的作用。
在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夕阳与朝阳》中,深大关工委有3篇文章入选。现在,他们还承担了教育部关工委和广东省关工委的两个重点调研课题。
支持学生义工活动
1996 年,深圳大学义工联合会成立,义工文化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形成了深大义工独特的传统。
深大人十多年的义工足迹,分布在孤儿院、老人院和贫困山区;遍及大运会、高交会、文博会、F1摩托艇大赛;形成支教、献血、捐赠、义卖等系列活动;常年执行“雏鹏计划”、“萤火虫计划”、“西部计划”、“育苗计划”、“小橘灯计划”;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突发性灾难的捐赠和公共场所的义工服务更是不计其数。
深大义工(志愿者)活动得到关工委的特别支持。特别是学院关工委的老师,他们直接指导义工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各种条件。
外语系黄门澄老师其老母亲(90余岁)病重,但他仍不忘关工委工作,并不辞辛劳连续两年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赴和平贫困县支教,培训当地小学英语教师,取得很好效果。
用专业知识支持关爱学生
深大关工委非常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关工委主要领导给学生亲自上党课,一些老教授经常开设讲座。吴俊忠老师是一位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退休教授,对文化建设很有研究。他多次给学生开设讲座,每次讲座前他都对学生的困惑、需求进行调研,所以有很强的针对性,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还经常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校友来校开设创业、就业、心理、女性等讲座。
关工委教师们常年在学校学生事务中心值班,日复一日地接受学生网上诉求、电话诉求和来访诉求。
在中心值班中,老教师们用自己一辈子的人生经验,帮助迷茫的学生。有一位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因就业问题非常苦恼,关工委值班老师与他促膝长谈两个小时,谈家庭、理想,人生与就业前景,鼓励这位学生勇敢迎接挑战,学生终于破涕为笑,愉快地投入学习。这位学生就业后,还仍与中心值班老师保持联系。
深大老教授为主体的关工委,除了一片爱心,他们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
2008 年一天,关工委刘家祥老师在公交车上碰到外语系的学生明艳君,知道了她因车祸腿部严重受伤,求医无助。
刘老师立即向关工委反映,经研究大家认为该同学虽家庭贫困,却坚定自立求学,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
老教授们动员起来,从生活上精心细微的照料,该同学骨伤逐渐好转。
老师们又进一步考虑如何为学生争取合法权益,几位关工委成员其中包括法律系老教授,几次到肇事单位,找到肇事司机及单位领导进行谈判。后又启动法律援助机制,由法学院教师带领法学院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介入此事。经过多方努力、调查取证,最后协商结果:医疗费用由肇事方全部赔付,并给受伤学生一笔补偿费用。
由于积极投身学生工作,特色明显,深大关工委去年荣获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光荣称号,王宋荣主任被评为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组织机构 - 政策公文 - 学生中心 - 工作交流 - 首页 - 系统管理

深圳大学关工委设计制作并拥有版权

地址:深圳大学学生活动中心309室 电话:0755-26534919 电邮:szuggw@s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