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诞生的。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特区人高瞻远瞩,提出“创办一所自己的大学”的规划。1983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83)教计字079号文件,批准成立深圳大学。
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动员全市力量为创办深圳大学开路。市委书记、深大筹备委员会主任梁湘同志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创办深圳大学“是培养人才问题,办好大学对办好特区关系很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一定要抓紧上马,下决心上,迎着困难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卖掉裤子也要把深圳大学办起来!”
1983年9月27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深圳戏院隆重召开深圳大学成立暨一九八三年开学典礼,创造了“当年筹办,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中国高等教育“深圳速度”。
1984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深圳经济特区,他指示说:在深圳“现在至少有两件事情可以搞,一个是建核电站,一个是吸引华侨投资办所大学”。1月26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之后到蛇口转乘轮船前往珠海时路径蛇口。专车刚刚进入南头半岛,看见一片繁忙的工地。随行的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同志汇报说:这是深圳大学的工地,我们今年招生的学生秋季就要在这里上课。老人似乎不大相信,关切的问:来得及吗?梁湘回答:加把劲,应该可以。年底,梁湘进京汇报工作,特意把深圳大学开学的录像带带给小平同志。老人看完之后意味深长地说:真是深圳速度呀!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经济特区,嘱托要办好深圳大学。

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在深大建设工地亲自规划校园建设。

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张维被聘为深圳大学创校校长。图为张维校长(中)在深圳湾勘察选定深圳大学校址。


1983年9月27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深圳戏院隆重举行深圳大学成立暨一九八三年开学典礼。省委省政府领导吴南生、刘田夫,市委市政府领导、省高教局领导,北京、香港、澳门和广东省许多高校的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深圳大学师生共1000多人出席了。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张维校长代表学校致词。图为深大成立暨首届开学典礼场面,小图的张维校长致辞。

市政府拨出与香港元朗对面的深圳湾粤海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深圳大学永久校区。1984年2月15日,深圳大学一期工程动工。8月18日,2.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校舍拔地而起,如期交付使用。该工程是深圳当年八大文化设施之一、被评为全市四大优质样板工程之一,并荣获评为全国校园规划一等奖。图为建设中的深大校园一期工程。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张维校长深知师资队伍建设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性,亲自到全国各名校物色和聘请知名学者教授来校担任系主任和骨干教师。在他的感召和诚邀下,清华大学著名电子工程专家童诗白出任深大电子工程系主任,著名建筑学专家汪坦出任建筑系主任,土木工程专家纽友杰出任土木工程系主任,原图书馆馆长唐统一出任图书馆关长;北京大学著名英语教育家李赋宁出任英语系主任,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出任中文系主任,数学家廖可人出任应用数学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家王传伦出任经济系主任,法学家高铭喧出任法律系主任;国防大学的邓飞帆教授和骆蕴珠教授伉俪分别担任应用物理系和应用化学系主任;太原机械学院赵以钧教授出任机密机械仪器系主任……一批来自国内著名大学的教师和干部,满怀理想,满怀激情,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筚路褴褛,披荆斩棘,开创了深圳的高等教育事业,使深圳大学既承接了“百年高校”的传统精神,更体现了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发展壮大的时代特色。
图片说明:
著名电子工程专家童诗白出任深大电子系工程首任系主任
著名法学家高铭暄出任深大首任法律系系主任
著名英语教育家李赋宁出任深大首任英语系系主任
应用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邓飞帆教授(右)在指导学生实验
著名机械学专家赵以钧受聘为深大机械系首任主任
建筑学院教师探望首任建筑系系主任、著名建筑学家汪坦(中)
首任应用数学系系主任廖可人教授
著名学者汤一介在深大组建全国第一个国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图书馆前馆长唐统一受聘为深大图书馆首任馆长
首任中文系主任乐黛云教授
首任应用化学系主任骆蕴珠教授
深圳大学办校伊始,就承接和弘扬深圳特区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率先在国内实行了毕业生不包分配和推荐就业的制度、收费制度、奖学金制度、学分制制度、勤工俭学制度、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率先在后勤部门推行社会化管理的改革,并为深圳特区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实用性人才,成为中国高教天空中的一颗耀眼新星。

深圳大学率先实行学生收费上学,不包分配。图为学生在实验银行交费。

学生在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就业信息。
学生在电话总机房勤工俭学。

学校的试验银行由学生管理,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基地。图为担任实验银行经理的在校本科生姚学清(中)和他的伙伴在工作。

勤工俭学的学生在实验邮电局分拣邮件。
深圳大学办学之初,就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图为后勤(膳食)管理研讨会。
深圳大学率先进行高校认识管理制度改革探索,推行教工聘任制。图为人事处的干部在工作中。
在1990年代初期,学校建立了规范的大学本科教学体系。1995年,深圳大学在全国首批通过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在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代下半期以来,学校加强了学科建设,推行学院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层次,开始了从单纯教学型高校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历史转型。进入21世纪,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滚滚浪潮中,深大不断探索大众化条件下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道路,践行高等教育发展为社会经济社会服务的理念,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上作出一系列探索和试验。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委新办院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图为国家教委专家组来校实地考察。

199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图为首届硕士毕业生授予博士学位仪式。

1990年代,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学科建设,推行学院制。图为第一个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立大会。

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图为评估专家组在学校考察。
在深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早在1984年1月份,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时,就殷切地希望深圳要办好深圳大学,并把深圳大学的建设速度称为“深圳速度”。1993年,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深圳大学校名。李鹏、万里、谷牧、李铁映、李岚清、陈至立等中央领导视察深大并对办好深大作出指示。30年来,历届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都关心深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经常亲临视察指导。历届深圳市领导,都经常到深圳大学指导工作。深圳大学是深圳市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一所新型大学。深圳特区的高速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广大深圳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是学校发展的坚强保证和前进的动力。
1985年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视察深圳大学。
1985年2月21日,国务委员谷牧视察深圳大学。
1986年5月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同志第二次来校视察。
199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深圳大学题写了校名。图为江总书记题写深圳大学校名启用揭幕仪式。
1993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校视察。
图:历任校长、党委书记
张 维 校长(1983.9.~1986.3.)
罗徵启 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1983.9.~1986.3.),
党委书记、校长(1986.3.~1989.7.)
吴泽伟 党委书记(1989.7.~1994.2.)
魏佑海 校长、党委副书记(1989.7.~1992.11.)
蔡德麟 副校长(1991.11.~1992.11),校长(1992.11.~1996.8.),
党委副书记(1991.11.~1994.2.),党委书记(1994.2.~1996.8.)
姜 忠 党委书记(1996.8.~2005.10.)
谢维信 校长、党委副书记(1996.8.~2005.1.)
章必功 副校长(1996.8.~2005.1.),校长、党委副书记(2005.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