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3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第四协作组第五次工作会议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江苏省关工委副秘书长朱楚英、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长张志民、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左惟、第四协作组15所高校关工委负责人出席会议。南京理工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项银康、东南大学关工委秘书长许映秋应邀出席会议。南京农业大学组织部部长吴群、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刘亮,校关工委委员、部分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关工委主任王春春主持。
左惟在致辞中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在一百一十多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学术、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学校正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努力迈进。
左惟指出,南京农业大学关工委成立于1992年。长期以来,在教育部关工委及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指导下,坚持以自身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方法,以老少共建为平台,组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班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校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和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多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和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张志民对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组织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对在宁高校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精神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精神等方面的情况作了总结,对南京农业大学党委重视关工委工作和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赞赏和祝贺。他指出,南京农业大学是我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获得省里表彰,2012年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的考核,并在巩固提高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为我省各高校关工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为努力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王春春对出席会议的各高校关工委领导和老同志无私奉献、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表示敬意。他感谢与会代表来南京农业大学传经送宝、指导工作,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各校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会上,十五所高校代表在南京农业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倪桂芝主持下,就关工委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兰州大学关工委:以“搭建交流平台,引领下一代健康成长”为题,汇报该校坚持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精神,加强组织建设,创建学习型关工委;搭建交流平台,创新特色品牌,把主题教育活动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举办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组织“中国梦”主题征文和演讲活动等,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设立“之德”教育基金,组织开展帮扶活动;参与公益图书馆“绿云书庵”的建设,组成教学顾问团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组织老教授演讲团、关爱团,深入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举办报告会130多场;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组织医疗老专家援助基层医院,关注留守儿童;参与大学生党员发展等活动的开展,为引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关工委:以“立德树人,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重点开展的五项工作:充分发挥老专家报告团的思想引领作用,自2012年始,组织7位老专家就13项专题作了140多场专题报告;成立学生“尊老敬老”协会,学生与老同志结对互动,相互学习交流,学生帮助老同志学习新科技,与时俱进,老同志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增强服务意识及责任担当意识,增加了两代人的感情,取得双赢的效果;举办离退休老同志与大学生书画展,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图书、募捐和开展亲子活动;组织开展学生党建活动;积极组织老专家、老教授参与教学督导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关工委:加强学习型关工委组织建设,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主要有:组织老同志和青年教师到山区学校开展帮教和科技活动,激励年轻教师无私奉献;党建组织员协助学生党建工作;教学督导团理顺督与导的关系,参与教学改革,立足教师发展,与院系所共建,帮助青年教师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教师节”在北师大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培养“四有”教师;建立网络工作平台,利用学科优势参加北京市教委“翱翔计划”,8位老专家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与校团委一起组织庆祝建国65周年老少文艺演出活动和座谈会,老同志通过回忆历史的视频,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德,教育和影响青年学生。
同济大学关工委:2010年开始,由退休校领导、老政工、老专家三结合组成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常务组,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大学生党建、报告团、校园文化建设、青蓝工程、三区融合、师生面对面、网站等7个工作平台。参与党的十八大报告宣讲、节约型校园建设等活动,将主动作为落到实处;主动融入主渠道,参与大学生党建活动,通过大学校区、社区和中小学校区“三区融合”,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将配合补充作用落到实处;深入学院,将对二级关工委指导和帮助落到实处;与职能部门合作,举办“中国梦、同济情”演讲比赛、网上读书活动等,将策划、组织和实施全校性“关心下一代工作”工作落到实处。
华东理工大学关工委:针对新校区建成后远离老校区的现状,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微信、电话、书信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献爱心活动,主要特色活动有: 引入社会帮扶资金帮助贫困生,立德树人,组织开展感恩教育;离休干部捐赠资助贫困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上海市绿色环保活动,配合学工部门建立爱心屋,回收资源再利用,培养大学生的爱心,通过回收毕业班学生、在校同学和新生军训后等物品,关工委将回报的资金放入大学生贫困基金里,用于爱心捐赠。
东北师范大学关工委:传承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良好传统,配合主渠道,不断创新和发展,将课上和课下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和缅怀先烈等活动,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抵制西方错误思潮,培养学生政治责任意识和政治感情,净化学生灵魂;老党员积极参与党建活动,举办党史报告会和学习新党章等活动,组织少数民族党员学习班,学习列宁关于“民族政策”的论述;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和社会调查等活动,老同志帮助学生制定社会实践的计划和方案,指导他们撰写、修改和评论社会调查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关工委:党委高度重视自查工作,成立以关工委牵头、职能部门参加的自查小组,对照检查,精心组织,以查促建,查建结合,查找不足,完善自查报告,落实整改措施;充分发挥主导和关工委老同志的主体作用,围绕育人中心任务,积极搭建平台,创新载体,通过建立教学督导组、学生党建组、思想政治教育组、校园文化组等,为老同志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整改措施: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学校党政重要工作议程和计划中,发挥好在职领导的主导作用和老同志的主体作用;搭建工作平台,创新工作载体;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学习型关工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北京化工大学关工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调整校关工委工作机构,坚持工作常态化。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建立党建组织员;建立由退休老教授、老专家组成的本科教学巡视员;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制度建设;聘请老同志任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新校区建设中,组建土地征用、基本建设监督咨询机构。体会: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党委重视是关键,要协调好主体部门与利用老同志资源的关系,协调好关工委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协调好党建组织员与组织部门的关系,协调好关工委的工作跟学校的主体同步的关系等。学校各级党政要多关心老同志,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想法,要多与老同志交流和沟通。
中央财经大学关工委:进一步加强校关工委班子日常工作机构建设,重点加强二级关工委组织建设的力度和指导工作;发挥老教授、老领导在思德修养、专业素养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深度参与学校“成长导师”和教学督导工作,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座谈会,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过老党员、老校友、老教师三条线,有效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立足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努力创建品牌特色活动,不断拓宽文化育人的新平台、新阵地;紧紧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点,对毕业生党员进行专题教育;依托校友资源,深入开展帮困助学活动。
北京中医药大学关工委:校关工委日常工作主要由常规工作和活动开展两部分组成,由退休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很客观反映年轻教师的教学情况,去年获得北京市“先进集体”;组织开展庆祝建国65周年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形式,与学工处、校团委联合开展“老少共话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座谈会等,学生参与人数多,活动效果好、影响大。体会和困惑:关工委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开展工作才能有序有效;在职人员关心老同志的身体健康,这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方面;关工委队伍年龄偏大,后继乏人,显现断档的现象,值得深思。
陕西师范大学关工委:提高思想认识,打造工作平台,2007年始,组织8位老同志用毛笔为新生书写录取通知书,传承中华文化,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建立工作平台,开展教学督导和培训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与团委联合,由学生采访老同志,以“我的青春岁月”为名编印成书,让老同志的感人事迹,教育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建议:关工委工作具有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有政策和制度保证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保护老同志积极性,确保关工委工作后继有人,如建立工作机构,解决正式编制,解决长期从事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待遇等问题。
南开大学关工委:积极发挥自身在历史沉淀和老同志资源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将建设“五好”关工委与建成世界高水平大学总体目标结合起来。以“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建设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为工作思路,加强关工委组织机构建设,积极发挥老同志参与学校各项建设;组织老专家、老教授担任教学督导员和课堂巡视员;加强关工委理论建设,多元化开辟场地,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和参与校外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和党员实践示范基地的建设、保护和利用工作;打造育人品牌,开展“教育纲要”解读宣讲、参与素质教育调查;结合“中国梦”,开展南开特色的“公能”精神与“南开梦”育人项目;积极开展党建创新工程;对贫困学生设立助学金,对青年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等。
中山大学关工委:加强组织建设,充实工作队伍,增加了一些委员单位;重视平台建设,推进关工委事业常态化,面向学生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培养学生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骨干,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已坚持了21年。 具体做法是:名师导读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实践锻炼与义务服务相结合;内部建设与宣传交流相结合。马研班已成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富有特色的品牌。建议:加强关工委队伍建设,保证关心下一代事业健康发展;各校品牌特色应向教育部关工委汇报总结。
华中农业大学关工委:老同志担任党建组织员,参与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协助党组织对新发展党员的教育,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等;老同志担任督导员,参与教学环节和课程建设的评估,协助做好科研检查评估等。校关工委与大学生20多个协会建立密切联系,与团委、学工部联合举办专题报告会、座谈会、演讲比赛、联谊会和爱心活动等;开展关爱活动,重点打造“阳光家园”工作品牌,推出“阳光超市”,为贫困大学生、空巢老人提供帮助。体会:领导重视、形成共识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根本;围绕中心、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重要保证。
南京农业大学关工委:校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校关工委加强自身建设,构建一支有活力、有水平的主体队伍;多年来,校关工委以共建为平台,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校关工委共建的班级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江苏省“周恩来班”等多项荣誉,得到校院各级领导的好评;通过抓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推动共建特色品牌,创新共建模式,形成良好的共建氛围,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2013年度工作创新二等奖。积极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与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了“我的大学我的梦”征文活动、“中国梦·诗意情”诗歌诵读大赛、庆祝校关工委成立20周年的“中国梦·南农梦”联欢会活动、“老少书画展”、“老少书画交流笔会”、“绿色青奥书画展”、“时间都去哪儿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筑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多次受到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表彰。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关工委主任王春春作大会总结发言,对各高校关工委从不同层面展示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对关工委老同志的奉献精神表示敬佩。指出:关心下一代实际上是关心两代人的工作,要首先关心老同志,认真落实老同志政治和生活待遇,建立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对老同志的最大关心是让他们老有所为,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南京农业大学党委要认真研究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加入到关工委队伍中,让这项工作持续地发展下去。
会后,南京农业大学组织与会代表参观该校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代表们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农业发展对人类的贡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日,与会代表了参观中山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中国近代史博物馆,拜谒了中山先生,凭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23日,各校代表赴江苏大学调研交流关工委工作,参观“关爱超市”和“谈心屋”,南京农业大学关工委秘书长张鲲主持参观学习和交流活动。江苏大学原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金树德,副校长施卫东接待了代表一行。施卫东致辞欢迎协作组各校代表,并介绍了江苏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学生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等方面情况。
金树德从“一盘棋、两围绕、三走进、十关爱”等方面介绍了江苏大学关工委工作开展情况,并对该校“菁英学校”、“关爱超市”、“谈心屋”等关工委工作特色平台与代表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校关工委负责人就关工委工作平台建设、如何保护和调动老同志工作积极性、如何开展关爱活动和提高工作成效等方面与江苏大学关工委老同志进行了交流。代表们对江苏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工委创新工作平台,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不虚此行,收获很大,感谢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南京农业大学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感谢江苏大学党委和关工委热情接待和毫无保留的经验介绍,希望教育部党组和各高校党委认真学习和推广江苏大学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张鲲总结发言指出,江苏大学党委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视和江苏大学关工委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关爱活动,是我国教育系统学习的典范。本次会议得到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南京农业大学党委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也得到了第四协作组高校关工委的积极响应。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南京农业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认真筹划会议内容,动员全校各单位组织好本次会议;会议议程安排十分妥当,让各位代表充分展示本校关工委工作特色,充分表达意见,达到学习、交流和调研的目的;会议组织高效,工作有创新,不拘于形式,又紧紧围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题,收获很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江苏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关工委的工作经验介绍,值得各高校关工委学习和推广。代表们高度评价南京农业大学优秀的组织工作和细致周到的服务,对该校“诚朴勤仁”的优良校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会代表充分肯定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建议教育部党组和各高校党委认真落实20号文件精神,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建议教育部关工委认真总结各高校关工委工作的特色品牌;因本次会议与教育部关工委组织召开的安徽合肥家庭教育工作会议时间冲突,故教育部关工委没有领导参加本次会议,各高校代表无法听取教育部关工委的工作指示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各高校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也无法直接向教育部关工委领导反映,感到遗憾。
会议闭幕式上,代表们一致同意,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第四协作组第六次工作会议将于华中农业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