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关工委、重庆大学军训师、重庆大学团委承办的,以“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为主题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会,于9月23日晚7:00时,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召开。
本次报告会的主讲嘉宾是“中国青少年责任与成长大讲堂”组委会主席,首席讲师,经济学学士、传播学硕士,曾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授予的“北京榜样人物”,被多家媒体专访报道并授予“中国十大年度新闻人物”称号的张立勇先生。出席报告会的领导有:重庆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于学信、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关工委副主任肖铁岩、重庆市教委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张秉华、重庆大学学工部(武装部)部长严太华、重庆大学关工委秘书长曹新初、重庆大学团委副书记吴昊。重庆市关工委副主任刘丽俐主持了报告会。重庆大学军训师四百多名新生聆听了报告,分享了张立勇先生从一名普通厨师到一个成功人士的追梦历程。
张立勇先生首先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同学们,告诉他们务必要把“勤奋”这一味原料买进人生的厨房。作为一名出生在江西赣南农村人家的孩子,张立勇高中时期就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他擦过鞋,进过工地,当过厨师,后来通过学习成为一名顾问,如今又成为受到大众关注的名人。工作跨度很大,但他对每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的重视度和严谨度却并无区别。 正是凭着这种愿做小事也能干大事的态度,以及这份百折不挠、多年不渝的上进心,张立勇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紧接着,张立勇重点论述了信心和勇气的重要性。“我特别感谢自己,不论是在校园里还是走出校园后都始终充满信心,是信心帮助我度过每一段艰难的时光。”然而,张立勇表示,在他最初以厨师的身份进入清华园工作时,面对一群和自己年龄相当,命运却迥然不同的清华学子,他是非常缺乏自信的。有一次,当时的清华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发现了英语角外犹豫徘徊的张立勇,误以为他是缺乏勇气的清华学生,走上前去训斥道:“连这点胆量都没有,你还学什么英语。”这顿莫名其妙的训斥并没有让张立勇愠怒,反而骂醒了他。他开始放下自卑,尝试改变。从躲在食堂碗柜后自学英语,到走上英语角和同学们交流学习,一次次地突破,一点点地进步,三个月后,在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的窗口里,出现了一名用英语给学生卖饭的师傅。张立勇说,后来他一直用哥伦布的名言激励自己:世界属于勇敢者。
谈到生活态度,张立勇希望同学们能学会“享受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痛苦。”他认为抱怨无法直接改变生活现状,因此它是无价值的。遇到挫折,同学们应该调整心态、乐观面对。只要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脚踏实地地解决困难,那么不管是生活琐事还是科研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张立勇先生的报告,多次被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打断,原定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不得不延长到两个小时。张立勇的成才经历,他的信心、勇气和坚持,使在座的重大学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成长成才。
报告会最后,肖铁岩书记上台发表了简短而深刻的讲话,他说:“首先,我要代表重大学子感谢张立勇先生为大家带来这堂具有浓厚强烈正能量的课程。同时,我也希望我们重庆大学的同学们都能从中汲取经验、得到启发、激励自己,从而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