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的成立,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宗旨,是学校精致化管理,精致化服务理念具体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服务中心自2006年9月27日成立至今年10月,已接受办理了一万三千多件学生诉求,努力做到了件件诉求有回应,准确提供了具体的帮助,实现了更便捷,优质的服务。服务中心犹如一座爱心桥梁,使学生与学校间增加了全方位直接沟通的机会,从而进一步促成我校两万多学生的和谐奋进,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拉拉队和主力军。回顾多年来关工委教师参与学生事务中心工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忠诚敬业,无私奉献
深大关工委充分认识学生事务中心成立的重大意义,毫不犹豫接受了校领导安排的任务。老教师们人人踊跃报名参加事务中心值班工作,其中不少老师是建校初期到校的,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学校,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有长期从事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丰富经验。退休后,还能参与事务中心工作,他们感到既是光荣,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老教师们为此克服了很多困难。有的70以上年龄的老教师到事务中心值班要转车数次,盛夏酷暑,汗流浃背也毫无怨言。更感人的是外语系黄门澄老师其老母亲(90余岁)病重,但他仍不忘关工委工作,并不辞辛劳连续两年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赴和平贫困县支教,培训当地小学英语教师,取得很好效果。因此,深大关工委受到和平县表彰,黄老师也被评为关工委的先进个人。
关工委林英陆老师外出摔断了腿,仍挂念事务中心一起值班的学生们,仍然坚持指导学生参与调查报告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工作。由他执笔完成的调查报告“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分析和解决方法研究”和“深圳大学关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其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影响的调研报告”受到同学们的肯定和有关部门的好评,林老师也被评为关工委的先进个人。
关工委的老师和值班的学生们严格执行事务中心工作流程,日复一日地接受学生网上诉求,电话诉求和来访诉求。能直接回复的,直接回复;需要询问相关单位的,请学生填写信息登记表,得到答复后,用电话或邮件回复;现场不能解决的,由中心填写“学生事务通知书”,分别送往相关部门,并由中心跟踪办理进程,由中心向诉求学生反馈事务处理结果;对相关单位未能及时办理和反馈的,由中心向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反映,如仍未能及时协调解决的,由中心向分管校领导书面汇报以求解决。事务中心严格的办事流程使中心直接面向学生,切实解决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解决学生困难作为第一任务,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第一目标,把满足学生成才需求作为第一标准,服务学生,解学生之忧。
关工委老师们在事务中心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也影响了在中心值班的学生们,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二、立足基层,关爱学生,做深入细微的思想工作,全方位培养学生。
关工委教师们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国内形势和面临的任务。从国内形势新发展来看,我们已处于重大机遇期、矛盾凸显期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期,改革开放给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青少年们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他们在和平环境中成长,相对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砺,需要优秀品质的传承,需要榜样的示范和老同志的引导。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老教师们充分感到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
在中心值班中,老教师们展开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一位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因就业问题非常苦恼,关工委值班老师与他促膝长谈两个小时,谈家庭、理想,人生与就业前景,鼓励这位学生勇敢迎接挑战,学生终于破涕为笑,愉快地投入学习。这位学生就业后,还仍与中心值班老师保持联系。
值班老师们也与在中心值班的勤工俭学学生们谈心、谈人生观,建立了良好的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在学习、工作上的困难,家庭情况,入党事宜,就业等等都告诉值班老师,有的学生甚至恋爱交友方面也要征求老师的意见。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们吸收到青春的信息,感到自己也变得年轻,而学生们也能感受到来自老教师们的温暖关爱,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在服务中心值班中,关工委老师们时时注意贯彻学生处制定的工作细则,敦促学生按时上下班,注意穿上工作装,注意接电话时的规范用语,注意到有关单位沟通时的态度与技巧等等。
2011年有一天,有人打电话到服务中心,称拾得某学生的钱包,并有若干证件,要求中心转告某学生与他见面,归还物品。关工委蒙春生老师立刻告诉值班同学,不要让某同学与拾物者直接见面,请拾物者将拾得物品交学校保卫处,从而使学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危险。
几年来,老师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在值班中一天天地成长和进步:有的学生从胆小害羞到大大方方与人交流;从粗心大意到细致入微有条不紊;从遇事急躁到沉着冷静。经过事务中心值班工作锻炼的毕业生,不少人很快就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老师们感到事务中心不仅是连接师生的爱心的桥梁,还是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大课堂。
三、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展开调查研究,培养锻炼学生。
调查研究是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最实际、最有效的工作手段之一。多年来,深大关工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组织老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就业问题、勤工俭学以及师范教育改革等进行过深入细微的调查研究,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事务中心的运作,又为关工委老师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如林英陆、李国忠、熊坚等老师,利用事务中心每月签发勤工俭学学生工资的固定日期,利用事务中心每天可能接触几百名学生的机会,在事务中心现场发放调查表格,面对面指导学生正确填写,有效地保证了调查资料的真实、准确,以及资料的及时回收。关于贫困学生课题调查共回收了856份有效资料,完成了1万2千余字的调查报告,为学校深入了解贫困学生状况,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关工委老师们还组织在事务中心值班的学生参与调查资料的发放与回收,资料汇总与统计分析,以及参与调查报告的写作等一系列工作,使学生们在工作中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并且受到了关爱的熏陶,完善人格的成长。
四、围绕主渠道,配合协调各部门工作
关工委老师在服务中心工作中,注意摆正位置,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既积极合作,主动作为,又不包办代替;工作既到位,又不越位;既尽其所能,又量力而行。在协调配合中,讲究工作方法,抓住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沟通、建议,引起各方重视,办好关心下一代的事。关工委老教师在协调配合各部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熟悉学校工作,熟悉各部门运作规律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09年,学校部分新疆学生因对食堂清真食品纯净程度有意见,曾经情绪比较激动。关工委老师一方面做学生的工作,请他们相信学校一定解决好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及时联系学校膳食科领导,引起他们的重视。学校膳食科领导很快和有关食堂管理人员一行多人几次到事务中心与关工委值班老师和学生一起沟通,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后来,学校还重新开张了清真餐厅,很好地满足了新疆同学的要求,维护了民族团结和校园的和谐。
2009年的一天,关工委值班老师得知有同学在网上向事务中心反映,校园网络关于我国与某国建交六十周年庆祝活动中该国国名出现错误。值班老师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并安排值班同学持事务通知书到学校网络中心提示更正事宜,但适逢网络中心有关工作人员有事离开,关工委老师遂于学校外事办联系,及时作出了更正。
再如曾有学生诉求教学楼周边道路破烂,不利学生步行和自行车行走,关工委老师认为这是较大的安全隐患,就主动与后勤处领导联系,促进了道路及时修整。
有一次学生反映学校大门右侧小门在下午5点左右就关闭,而学生进出、乘公交大巴必须两次横穿校内和校外车行道,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关工委老师及时联系保卫处负责人,在校门现场说明情况后,保卫处领导及时调整了值班人员,保证了校门行人侧门开放,受到学生好评。
此类大情小事诸多,都体现了关工委老师对学校工作发自内心的关注,这种关注也得到了学校相关部门的肯定。
五、切实帮助困难学生。
关心、帮助困难学生,一直是深大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关工委老师的倡议下,退休老同志曾捐款一万两千余元,资助两名贫困学生,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关工委老领导还曾主动与深圳市关工委联系,争取到市关工委对我校贫困生资助费捌拾万元。
2008年一天,关工委刘家祥老师在公交车上碰到外语系的学生明艳君,知道了她因车祸腿部严重受伤,现正求医无助的事,立即向关工委反映,经研究大家认为该同学虽家庭贫困,却坚定自立求学,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于是,老教师们动员起来,刘老师替学生把需要冷藏的药品放置家中冰箱,并按时按量交到学生手中服用。老师们又联系外语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请学校派车,几位老师陪同学生从南山医院转院到市骨科专科医院就诊。在老师们精心细微的照料下,该同学骨伤逐渐好转。关工委老师们又进一步考虑如何为学生争取合法权益,几位关工委成员其中包括法律系老教授,几次到肇事单位,找到肇事司机及单位领导进行谈判。后来又启动法律援助机制,由法学院教师带领法学院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介入此事。经过多方努力、调查取证,最后协商结果:医疗费用由肇事方全部赔付,并给受伤学生一笔补偿费用。
几年来,有20余位关工委老师先后参加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的值班工作。保证每个工作日均有一位老师值班,与学生一道处理各种问题。在工作中,老师们坚持服务学校大局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坚持与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观念,较好地落实了想学生之所需,为学生排忧解难,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立足事务服务中心,为学生办了不少实事。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加强自身建设,把握新形势,开创新局面,得到学生和有关方面的肯定。老师们非常感谢学校搭建了能与学生紧密接触的桥梁,感谢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学生处的具体指导。祝愿学生事务服务中心越办越好。
深圳大学关工委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工作组
二○一一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