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14:15-15:40,由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张莹老师讲授的医学部公开示范课之神经精神疾病及治疗药物在丽湖校区四方楼北405顺利举行。本次课程内容主要为头痛与药物,主要面向临床专业学生开展,也欢迎其他专业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参加。
公开示范课伊始,张老师以头痛为例讲述神经精神疾病。张老师讲到,在诊断头痛的病因前采集患者的病史是重点,病史询问的目的是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当询问头痛病史时,医生通常需要关注以下要点:1.询问头痛的性质(搏动性、钝痛等)、位置(前额、颞部等)、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持续时间(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发作频率(每天、每周、每月等)以及头痛与特定因素(运动、压力、食物等)的关系;2.询问患者在头痛发作时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光过敏、声音过敏、视觉异常、颈部僵硬等;3.询问患者是否有特定的触发因素,如压力、睡眠不足、饮食、环境变化等;4.询问患者是否有过类似的头痛发作,以及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5.了解患者是否使用过治疗头痛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草药等;6.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与头痛相关的病史,如颅脑外伤、颈椎病变等。此外,了解头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十分重要。
接着,老师介绍了头痛的生理药理学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药物及药理作用等。头痛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类型有偏头痛,这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头痛,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神经调节、血管扩张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还有紧张性头痛,通常是由于肌肉紧张或压力引起的,常见的诱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姿势不良等;此外,颅内压增高也可以导致持续性头痛,其病因可能与颅内肿瘤、脑出血、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有关。而治疗头痛的药物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种是非处方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以缓解轻度至中度的头痛;第二种是三叉神经痛药物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引起的剧烈头痛;第三种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咪嗪等,可用于预防偏头痛和慢性头痛。药物的作用机制因药物种类而异,包括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经传导、缓解血管扩张、减轻神经痛等。
通过老师的示范课,同学们更深入了解了头痛这一常见神经精神疾病,并学习了如何针对头痛进行诊断和治疗。同学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精神性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临床经验来确定。药物治疗通常需要结合心理治疗、行为疗法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治疗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此次示范课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收获颇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