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领航讲座”第十二讲于4月9日19:30至20:30在守正楼A213报告厅如期举行,主题为“叙事素养与生命健康”。本次讲座顺利开展,吸引了超过百名学生参与。
本次讲座由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护理支部党支部书记陶艳玲主任护师担任主讲嘉宾。陶主任是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卫健委菁英人才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她在老年护理、慢病护理和社区护理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并主编多部著作,获得广东省优秀护士、深圳市优秀科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探讨叙事素养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这种素养。叙事是指通过叙述、描述或讲述来表达和传达信息、情感或经历的过程。在人类生活中,叙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经历、认识他人的故事,以及构建个体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叙事素养则是指个体对叙事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包括对自身经历的解释、对他人故事的理解以及对社会文化背景的认知。
在讲座中,陶主任重点介绍了叙事素养与生命健康之间的关系。她指出,我们的生命是各维度叙事关系的总和,而优质的人际叙事关系是生命健康与人生幸福的关键。然而,在当今快餐式生活方式和数字时代的冲击下,人际叙事关系的连接出现了断裂和闭锁,这种“人际叙事网络的萎缩”可能对个体的生命进程和健康生存造成影响。叙事断裂可能表现为叙述中出现逻辑不清、信息缺失、时间跳跃等情况,而叙事闭锁可能表现为个体无法表达真实感受、遭遇沉默、避免谈论某些话题等情况。讲座同时探讨了叙事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揭示叙事断裂和闭锁的形式与危害,包括可能导致个体无法有效沟通、无法理解他人、无法解释自身经历等,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接下来,陶主任还分享了如何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叙事素养,通过反思自身的经历、情感和价值观,加深对自己的理解,提升叙事的准确性和深度。主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升自身的叙事素养,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故事,促进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1.多元阅读:广泛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心理学书籍等,拓展对不同叙事方式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2.学习表达技巧:学习有效的沟通和表达技巧,提升叙事的清晰度和吸引力。
3.倾听他人:倾听他人的故事和经历,尊重他人的叙事权利,培养对他人的理解和同理心。
本次讲座中,陶主任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为学生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和建议,讲座的顺利开展更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叙事素养与生命健康的机会,希望能够激发学生们对这一重要议题的关注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