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关工委
首 页 > 学生中心 > 学生事务 >
组织机构
学校关工委
学院关工委
政策公文
本校公文
政策文件
工作交流
最新动态
经验交流
党建园地
调查研究
学生中心
学生事务
热点话题
走访校友
康盛人生
首 页
学生事务
 

外国语学院举办当代香港文学主题学术讲座

作者:外国语学院关工委通讯员 周一冰 来源:本站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4-05-29 00:08:36


2024年5月9日,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了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龚浩敏及其博士生许华集学者,分别进行了主题为“香港文学文化中的‘乡’思”及“超越内亚,寻路中国:在香港重读张承志的黄河叙事”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活动也是深圳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部资助及与香港岭南大学教师科研合作项目《家乡在何处?当代香港文学中的“乡”思》的学术交流活动之一。会议于当天下午在粤海校区汇文楼1200会议室举行,由深大方项目周铭英老师主持,香港岭南大学方龚浩敏教授担任讲座的主讲人。

龚浩敏教授是国内外知名学者,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比较文学博士,同时也是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期刊Prism: Theory and Modern Chinese中 Literature版的副主编。

讲座伊始,龚浩敏教授和大家探讨了香港文学中有关“乡”思的反思与表达。在香港放开政策的影响下,香港出现了27万香港人返回“乡下”的现象,龚教授认为,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者需要关注香港文学中“乡”思的重要性。接着,龚教授又从不同的角度对香港这座国际都市进行剖析,例如“乡土”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等对立角度。他指出,香港之所以能在风云变幻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屹立不变,正是因为它的多变性;从小岛到前殖民地再到特区,香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座功能和属性可以被不断重新琢磨的都会。在这一前提下,龚教授结合相关传统文学理论知识,揭示了香港文学中反映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冲突的独特内涵。

接下来,在“超越内亚,寻路中国:在香港重读张承志的黄河叙事”主题讲座中,龚教授的在读博士生许华集学者深入探讨了张承志作品中的黄河叙事。通过深入解读张承志笔下的“黑骏马”、“北方的河”等象征,他剖析了张承志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性与生态性,让同学们对于其作品有了崭新的认知。

本次讲座激发了与会师生的广泛思考,并在会后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两位学者的精彩讲解,与会师生对香港文学与文化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组织机构 - 政策公文 - 学生中心 - 工作交流 - 首页 - 系统管理

深圳大学关工委设计制作并拥有版权

地址:深圳大学学生活动中心309室 电话:0755-26534919 电邮:szuggw@s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