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上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在粤海校区汇文楼举办以“礼仪之邦:概念、历史和机制”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伊始,主持人介绍主讲人杨华教授: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二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杨华教授以一个问题开启话题:“礼仪之邦”和“礼义之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这一问题引发了同学的思考和讨论。随后杨华教授解释,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义”为道德标准,注重制度品节,提倡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推崇为正义而献身的操守,正因如此,中国才被称为注重道德和品行的“礼义之邦”,而并非单纯注重行礼仪式的“礼仪之邦”。
接下来,杨华教授进一步解释了“礼义”和“礼仪”的词语内涵。“礼义”一词内涵更丰富博大,几乎涵盖了儒家关于人伦、天道、政治、社会、文教、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精神,礼义的思想才是儒家的思想,礼义的精神才是儒家的精神;“礼仪”则是“礼”的表現形式或具体形式,其含义明确而单一。“礼义”概念大于“礼仪”,前者包含后者。如称“礼仪之邦”就徒具形式,没有关注中华文化中的“礼义”精神。
那么要如何解释如今“礼仪之邦”的使用频率更高这个问题呢?杨华教授认为,这个变化并非仅为误用、滥用的问题,而是与时代、时势、人们的习惯与取舍等各方面密不可分。这一趋势或许与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衰落、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清王朝的崩溃、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等因素有关;也受到传播的百姓群体并未注意这两个词中‘仪’、‘义’二字的区别而导致的混而不察的影响。
杨教授的讲解帮助同学们理解了礼仪和礼义的关系。礼义通过礼仪体现,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内容和文化符号。《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唐代孔疏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汉族区别于周边“四夷”的关键标志,就是礼仪和服章。这就不得不提到夷夏之辨了。华夷之辨的根本,是王道教化,即“声教”。《尚书·禹贡》中所说“声教讫于四海”,是指商周以来设计的“五服制度”。这是一种由内及外的文化同心圆结构,甲骨文已证明商代可能已有其前缘。少数民族通过礼,实现横向的文化认同,对此杨华教授还举了一个例子:契丹辽朝建国之初,要祀天敬神,祭祀对象为何?时太祖(耶律阿保机)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除此之外,杨华教授还分析了塑造礼仪之邦的文化机制,讲解了《礼记》与启蒙教育的关系。
杨华教授的讲解层层递进,生动性和严谨性相结合,参与讲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踊跃积极地提问交流。最后,讲座在师生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