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中国科幻电影的想象力表达与“想象力消费”主题讲座在深圳大学图书馆展开。主讲人陈旭光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知名学者”特聘教授,著有《电影工业美学研究》《艺术的本体与维度》《新世纪中国电影史》等专著。其中《电影工业美学研究》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陈教授提到,近年来,《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电影高歌猛进,科幻名作《三体》推出电视剧本和动画版,《独行月球》《开端》《宇宙探索编辑部》等科幻佳作交相呼应,均得到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和观众口碑。科幻影视动画的进步,一方面体现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视听奇景,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文艺工作者对死亡与生存的末世哲学思考,速度与巨物的奇观美学,数字化生命的想象和伦理学探讨,更开阔的全宇宙视野,更复杂烧脑的情节,更丰富的人物形象和人性关怀,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中国想象和中国方案……由此人们提问,一个被称为“想象力消费”时代,似乎真的来临?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教授首先带我们回顾科幻电影史。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珊瑚岛上的死光》《大气层消失》《霹雳贝贝》《长江7号》等,大体而言科学含量、纯度不高,呈现低幼化或现实性太强的特点。直到2019年,一部《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才真正启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旅途,成为最令人振奋的“出圈”的电影大事。
然而,《上海堡垒》又迅速把我们拉回现实,让我们不由得产生疑惑,难道中国科幻电影大片仅仅是昙花一现吗?困惑之际,美国科幻大片《沙丘》携赫赫名声“乘虚而入”,却获得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市场反应,首周末仅取得1.39亿票房,不敌放映多时的《长津湖》;22年暑期档,《外太空的莫扎特》引发群嘲,但《独行月球》在争议中独占暑期档鳌头;《流浪地球2》更是在去年春节档一路凯歌,成为“头部电影”,但仍不敌《满江红》。这些现象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流浪地球》会成功?而《上海堡垒》遭遇群嘲?为何《沙丘》遇冷?美国科幻大片能通吃中国吗?
显然,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族,都有不同的想象力方式和想象力表达。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方向为何?又该如何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次讲座中陈教授带领我们一起思考的问题。教授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子,为我们生动讲解中国和外国想象力表达的区别,并指出《流浪地球》的核心故事充满了中国元素、中国情感和中国想象,是一个相对纯粹的“中国故事”。电影中对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中国神话原型的重新讲述,源于神话传说母题,基于国人对艰苦奋斗、集体协作与“人定胜天”等传统精神的集体想象。
最后教授讲到 “想象力消费”时代的来临,标志着真正符合我国年轻人消费期待并接纳吸收多元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标志着“网生代”“游生代”成为文化主体。而当下“科幻电影热潮”是中国幻想类剧集走向“未来想象”的一大步。背后隐喻表征的,更是网生代、游生代等新一代观影消费群体对于科学未来的“想象力消费”需求崛起的文化事实。
本次讲座中,陈教授的讲解层层递进,生动性和严谨性相结合,同学们受益匪浅,提问踊跃积极。最后,讲座在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