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前程似锦,职等你来”文科生求职分享会在深圳大学汇文楼成功举办。此次分享会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会联合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并掌握求职技巧。
第一位分享的同学是万慧玥,毕业后获得了华为客户经理的offer。她首先分享了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强调职业探索应尽早开始。如果大三才开始探索,可能会面临因为实习试错时间不足而导致在校招中仓促妥协的恶性循环。她建议学生提前准备,制定目标,到了校招时可以明确选择3-5个目标岗位,并定制相应简历。这样在面试时,能够将专业课程与职业规划的深层逻辑联系起来。在探索过程中,可以通过低成本试错来帮助定位目标岗位,具体方法之一是分析岗位JD,拆解目标岗位的核心能力模型。此外,万慧玥学姐还分享了面试技巧。她特别提到,在自我介绍环节,要直接展示自己与岗位的匹配度和胜任力。内容上要快速、准确地介绍简历中的要点,表达要有力且有逻辑;形式上,要做到熟练表达,形成肌肉记忆,避免表达时卡顿、语气软弱或眼神游离。
第二位分享的同学是英语专业的杨思怡,她在秋招中获得了顺丰·人力资源的offer。杨同学分享了她的求职经历,并建议同学们在大三时就开始投递实习简历,获取实际的机会,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她强调在面试中要保持自信,尤其是在群面时,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必担心竞争对手;而在单面时,要将面试官视作朋友,调整好心态。最后,杨思怡学姐提醒大家,要清楚知道“我想做什么工作?”和“我为什么要做?”不要仅仅追求“上岸”,而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
第三位分享的同学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杨莉君,她分享了获得光明区教师岗位的经历。杨莉君学姐首先提到主动出击的重要性,宣讲会结束后要立即投递简历,抓住第一时间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提前做好面试准备也至关重要,因为校领导可能参与面试筛选,提前留下好印象能够增加后续面试的胜算。她还强调了把握时间节点的必要性,如报名、笔试确认、资审和面试时间等,每个环节都要合理安排。关于笔试准备,杨莉君学姐建议深入研究历年的真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补漏。她举例指出,光明区的文学史知识点非常零碎,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决定是否进入面试。她强调,了解得比别人多一点,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最后,杨莉君学姐指出,面试中的试讲和结构化面试是关键环节。她建议大三的同学在实习期间多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将这些优质的案例转化为自己的储备,以在面试中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三位优秀学子的亲身经历为在场同学们勾画出了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从万慧玥学姐精准规划的目标设定,到杨思怡学姐通过实践找到答案的果敢探索,再到杨莉君学姐“分秒必争、厚积薄发”的备考智慧,充分展示了文科生在多元职业赛道中实现自我突破的无限可能。人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通过搭建此类朋辈对话平台,打通了校园与职场的经验壁垒,使职业规划教育更加接地气且富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