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次看见战斗机如矫健的雄鹰一般腾空而起,心里总会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情绪。小小的我幻想着我也能像飞行员一样做一个翱翔蓝天的英雄。那时候的我还小,想法很简单,总想着我一定会成为飞行员的。那时别的同龄人都在看黑猫警长、金刚葫芦娃这些动画片,我却一直在电视机前等,等着中央7套会再次播放战斗机的雄姿。
而今天我坐在这儿,很显然,我的飞行员梦破碎了——在我戴上眼镜之后。
有这么一段时间,我不在喜欢坐在电视机前等着战斗机出现,也开始对一些伙伴们爱聊的事物感兴趣。我开始没边没际的玩闹,常常到了吃饭的时间还不回家。为此我也挨过不少板子。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和我的哥哥骑着小单车(很小的那种),去了一个不大的公园疯玩了半天。那个公园离家不远,但是我们擅自出门,而且年纪还太小,所以父母很生气。事后我们被狠狠教训了一顿,晚饭也没吃就去面壁思过了。当然以我当时的年纪和骨子里的野性,这种面壁只是给我提供了胡思乱想的时间。
那时候我是老师眼中的标准“顽童”,老师把我安排在教室里的“特供”位置——讲桌两旁。通常这个位置都会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我渐渐习以为常,甚至越来越“尽忠”得扮演着调皮学生的角色。直到后来沈老师的出现。
那时我们有了实验课,得从教学楼赶去实验室上课。那是唯一没有特供位置的地方。在那样的课堂里我到底学到了什么我早就记不清了,只记得沈老师对我的喜爱和鼓励让我重新找到了兴趣。我开始对科学有关的事物感兴趣,总觉得只要自己知道一些和科学沾边的事就会变得很厉害。后来渐渐就了解到了诺贝尔奖,知道了它的含义,和它对个人以及国家的影响。既能留名青史,又能为国争光,多么厉害的事啊。我又开始想象着自己站在瑞典的颁奖台上,沐浴着闪耀的灯光,感受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奖的众人的荣耀(那时候莫言还不出名)。再后来也了解到了这些离我是多么遥远,渐渐地,又只是把生物当成了兴趣。
那时候的我很无知很可笑,却也最没有烦恼。渐渐地,我要去面对小升初、初升高,最后要考大学。各种决定你人生走向的事接踵而来。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几乎已经找不到太多的时间来考虑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未来,对父母的应尽的职责,民族的传承,这一个一个沉重的话题压向我,拷问我的心:你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我的梦想说起来并不崇高,也不具体。简单来说就是精彩的活着,好好哺育自己的家人,找到一个能一辈子喜欢的兴趣。这些看起来和中国梦毫无关联,但这些就是剥开“中国梦”这所得到的本质东西。中国梦并不是具体化的一个梦想,而是所有中国人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祖国而奋斗的动力所在。只要是积极的梦想,在我看来,便都可以算作是中国梦。中国梦是让中国人能够自强不息、繁荣长久发展的根源所在。而梦想的实现,要靠的不仅是努力,还要有一颗不变的心。
梦想需要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才会真正变得坚定。我在为了自己的坚持而变强,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