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融入课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途径和方法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赋能思想教育的优势,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实效。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要立足理论课程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可借助多种载体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推动红色精神入目、入耳、入脑、入心,以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着力打造精通思政课教学、深谙红色文化的思政课教师“铁军”。通过“红色历史进教材、红色文化进教案、红色精神进大纲、红色故事进课堂”等形式,将红色文化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堂。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带队暑期社会实践,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整体性研究和系统性阐释,进而为开展思政课教学提供红色文化“活教材”。由此可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能够发挥现实效用。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要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引导其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红色实践育人的目标,建设“实践的思政课堂”“行走的思政课堂”,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注重开展暑期红色之旅,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干中践行青春之梦。学校先后组建“踏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红色传承永向党 青春献礼二十大”等红色教育实践队,以多种形式、多条途径前往延安、井冈山等地寻访红色记忆、挖掘红色资源,不断提高队员的党性修养。学校以革命纪念地、革命老区景区及其所承载的红色文化精神为物质形态载体,积极开展暑期红色社会实践,让青年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魅力所在,从革命文化中获得更多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环境育人至为关键。红色精神可通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校园活动的始终。西安工业大学根据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方向,基于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打造独有的校园红色文化品牌。结合“兵工特色”,营造红色育人环境。例如,学校在图书馆门口修建吴运铎雕像,建立“红色文化图书馆”, 各学院设立“学生党支部书屋”,在学生公寓公共区域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标语,将红色文化滋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入目、入耳、入脑、入心。同时,学校还以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红色校园活动。诸如在“七一”前夕举办微党课比赛、师生红歌比赛,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深入红色展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等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等,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前行力量、树立民族自豪感。学校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要强化网络教育功能
当前,互联网不断普及,走进了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互联网+”语境下,学校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西安工业大学发挥“线上+线下”协同作用,发挥网络平台教育功能。例如,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定期进行内容推送、宣传推广,多样化的方式使红色资源“触手可及”。西工琢玉网先后推出“说中国精神”“红色放映室”等栏目,将具有代表性的革命人物、先进事迹、重要事件等内容,采用文学的、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将红色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思政教育价值,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精神+物质”素材和实践平台,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目标相契合。西安工业大学将充分发挥和利用红色文化的立德树人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青年大学生传承好红色基因,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