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汉代曾把冬至作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国台湾则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比做过年一样重要。
冬至时节阳气初生,火力方微,饮食养生宜顺应体内阳气潜藏,饮食性味宜减咸增苦,补理脾胃。在饮食选择上,可以选用牛肉、羊肉、狗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来滋养脏腑,可多吃核桃、芋头、枸杞、海参、羊肾、益智仁、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一、复元粥
怀山药50克,肉苁蓉20克,菟丝子10克,核桃仁2个,瘦羊肉500克,羊脊骨1具,粳米100克,葱白3根,生姜、花椒、大茴香、黄酒、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将羊脊骨剁成数段,用清水洗净;羊肉洗净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切成5厘米长的条块;把山药、肉苁蓉、菟丝子、核桃仁分别洗净,一起装入纱布袋内系好;生姜、葱白拍碎。把粳米淘净,连同羊脊骨、羊肉块、药袋、生姜、葱白一起放入沙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再放入花椒、大茴香、黄酒,用小火炖至米烂粥稠为止;食用前可用胡椒粉、精盐、味精调味。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二、芋头粥
鲜芋头100克,淮山3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将芋头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与淘洗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米熟粥成,加入白糖,再稍煮即成。有补肝健脾益肾的功效。
三、六味牛肉饭
牛肉(后腿)500克,粳米500克,草果3克,砂仁3克,荜茇3克,高良姜3克,陈皮3克,胡椒3克,姜30克,黄酒10克,盐5克,味精2克。牛肉洗净,加料酒稍浸后,放入沸水烫焯,捞出后切片;将胡椒、荜茇、陈皮、草果、砂仁、良姜等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汁备用;生姜切片;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入上述各味药的煎汁,加牛肉片、生姜片、精盐、味精和适量的清水,煮成饭。有气血双补、补虚养身的功效。
四、九仙糕
莲子、山药、白茯苓、薏苡仁、芡实各15克,炒麦芽、炒白扁豆各9克,陈皮6克,白糖150克,糯米粉1000克。将莲子用温水泡后去皮、心,然后将山药、茯苓、薏苡仁、麦芽、白扁豆、芡实、陈皮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把糯米粉、白糖放入盆内,加药汁揉成面团,做成糕,上笼蒸30分钟即成。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
五、参归羊肉汤
党参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10克,羊肉15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将羊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煮3小时,加精盐调即成。有健脾补肝肾的功效。
六、麻油拌菠菜
菠菜1斤,食盐、麻油适量。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有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的功效。
七、枸杞海参猪肉饼
干海参150克,精猪肉300克,枸杞15克,鸡蛋1个。精猪肉洗净剁碎,鸡蛋打烂,拌匀,做成肉饼;海参用清水泡发,洗净,切成条块,放入滚水中略烫后捞出备用;锅烧热,放入植物油,烧至九成热,用文火煎肉饼成金黄色取出,锅内留少许油,将海参入锅中略煸一下,加适量水,放入肉饼共焖,待汤汁收浓时,淋上麻油、酱油,撒入枸杞子,勾芡翻勺装盘即可。有补肝益肾的功效。
八、羊肉炖萝卜
白萝卜、红萝卜各2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将红萝卜、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块,羊肉洗净切块,并于沸水中焯去血水备用。沙锅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羊肉、生姜、料酒,小火炖至六成熟,加入萝卜,焖至羊肉烂熟,调入精盐、味精即成。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功效。
九、炒双菇
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有补益肠胃,化痰散寒的功效。这道菜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十、沙锅羊杂碎
羊肉(熟)50克,羊心50克,羊肺50克,羊肚50克,羊肥肠(大肠)50克,香菜15克,大葱15克,芝麻酱50克,姜3克,八角2克,盐4克,辣酱油2克,胡椒粉1克。将羊肉、羊心、羊肺、羊肚、羊肥肠五种,放入开水锅中,烫透,捞出,沥干水;羊肉、羊肺、羊心、分别切成片;羊肚板切成宽长条;羊肥肠切成象眼块;芝麻酱加盐,水,搅开,加胡椒面、辣椒油、香菜(切末)末、鹅毛葱,调配成佐料;沙锅置火上,加入高汤、羊肉、羊心、羊肺、羊肚、羊肥肠和料片,再加葱段、姜片、大料、精盐,微火焖好,即成。有调理肢寒畏冷、气血双补、补肾益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