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大学关工委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领导下,在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立德树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面向学生,面向青年教师,做到学校需要、学生需求、关工委所能“三位一体”,发挥老教师老同志的优势,创新工作局面,形成新常态,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些可喜进步。
一,形成工作制度新常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证。
深大关工委领导班子和全体委员十分注重学习,关心时政。我们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心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建设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班子和一支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精神的关工委队伍。
我们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建立了“一联三会五组”的工作制度,形成“新常态”。“一联”,是建立了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联络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学校的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学生部、教务部、后勤部、离退休办和信息中心等,都是联络单位。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联络单位的联席会议,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沟通、协调、互动的重要作用。“三会”,是学校关工委建立三个会议制度常态化:由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办公室主任参加的领导小组会议每一到两周就开一次,经常学习和了解国家国际形势、学校发展大事和上级关工委有关文件精神,及时研究新问题,提出工作对策;由领导班子和5个工作小组的组长参加的核心小组会议每学期开两到三次,互相沟通工作情况,推进工作任务的完成;由全体关工委委员参加全体会议,增加了各学院关工委主任和特邀党建组织员参加,一年两次以上,全面布置和检查工作,对新的工作发起动员,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五组”,是成立党建、学生、督导、调研和网站5个工作小组,将关工委的主要工作分解,充分发挥5个工作小组的积极性,各自主动开展工作,5个小组的组长认真负责,工作积极性很高,除了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还开拓了新的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特邀党建组织员、五老报告团、主题教育活动、青蓝工程、校园文化传承、社团指导、大学生涯指导、帮困助学、专题调研、老少共话等十个工作平台的作用。
“一联三会五组”的工作制度 “新常态”,使学校关工委工作有了制度保障,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成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证。
二,形成工作内容新常态,持续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大关工委在工作中高扬主旋律,持续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等系列活动,形成工作的新常态,积极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之后,2013年教育部党组、教育部关工委发出关于开展“老少共话中国梦”活动的通知,我校关工委立即行动,联合学校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团委和学生工作部,在全校范围开展“荔园师生共话中国梦”的系列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周密计划。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发表以后,我校关工委结合落实“20号文”精神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工委的有关安排,认真学习讨论,制定开展“老少共话中国梦”的活动计划,并把这项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开展有关中国梦的系列讲座和主题报告会。通过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讲座和报告会,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梦、兴国梦”、“中国梦、我的梦”等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寻梦、筑梦、追梦、圆梦。系列讲座的主讲,既有学校关工委成员、老教授吴俊忠、杨移贻等,也聘请了深圳市的老领导、老同志和老专家。深圳市关工委主任、原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秋容和深圳市关工委副主任、原深圳警备区司令李友烈,分别来校做了题为《热爱共产党,共同实现中国梦》和《中国梦、强军梦》的精彩演讲。两位老领导的讲座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深受学生欢迎。
三是开展“老少共话中国梦”的征文活动,借此广泛发动群众,将活动引向深入。关工委联合离退休党委、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在全校开展“老少共话中国梦”征文活动。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结合新生入学,开展“我的中国梦”教育活动和征文,一共征集到3000多篇文章。关工委和离退休党委在离退休老同志、老教师中开展活动,既发动“五老”用自己人生的经历和感悟,向青年学生进行“我的中国梦”教育,加入“老少共话中国梦”的征文活动,征集到老教师文章近20篇。
四是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以及座谈、访谈、辩论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学校关工委网站开设“老少共话中国梦”专题,及时宣传和报道我校师生开展活动的情况,刊载“老少共话中国梦”的文章。
五是出版《荔园师生共话中国梦》一书。在已经征集到的3000多篇学生文章中,精心挑选出30余篇,加上老教师的文章和深圳市关工委领导、本校老教授来校 “中国梦“的系列讲座演讲稿,精心编印成书。该书在2014年上半年印刷出版,反应很好。
“老少共话中国梦”是关工委主持的一次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久深入主题活动,这样的活动逐步形成一种工作内容的新常态。就是在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条主线,以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开展深入持久的活动。
青年教师也是我们关心的重点。深大关工委长期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督导组的同志坚持深入课堂,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褚可邑教授还将数年听课督导的日志整理为《教学督导点评与思考》出版,受到多方好评。
今年,我们以关爱青年教师为中心议题,召开了青年教师座谈会,并策划编写出版《使命、挑战与创新:特区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与实践》一书。本书发动20余名青年教师参与编写,其指导思想包括: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人才培养规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及相关政策文件,探索中国特色高校学生工作规律;二,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分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新思想、新方法,关注热点,正视难点,把握重点,突出特点,展示创新点,努力使本书编写成一本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有深大特色,并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专著;三,通过本书的编写,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特别是学生工作辅导员的使命感、光荣感、工作热情和理论研究的能力,为他们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助力。
三,形成工作方法新常态,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大学生喜闻乐见
2014年以来,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学院关工委的建设,要求学院关工委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基层积极性,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欢迎。
例如:传播学院关工委立足于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全程引导和跟踪教育的理念,关心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他们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生活,开展个别谈心、座谈会、午餐会等活动,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想法与近况,不仅加深了老师和少数民族同学们的感情,同时也为每一位同学明确地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解开了同学们对于大学以及毕业后工作的疑惑。管理学院关工委为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同学更好地融入深圳大学这个大家庭,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访了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为目标的宝安区新安街道宝民社区。管理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和社区领导、居民代表、少数民族居民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交流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访问和交流,同学们深入了解特区基层党组织和关工委的工作情况,深受教育。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关工委在建党日召开了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该院关工委主任和特邀党建组织员在会上讲话希望党员同学们要时刻竖起党员先进旗帜,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党员良好形象,让其他同学们以我们为榜样,以此带动良好的风气。生命科学学院关工委重视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拓宽工作渠道。他们抓住学生入学和毕业两个关键时段开展关爱活动。他们挑选高年级学生当辅导员,做新生的工作。邀请老生、校友畅谈如何选专业、选课,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参加社团活动,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如何应聘、就业、创业等等,将这些谈话录制微视频,在微信圈里传播,为同学们喜闻乐见。经济学院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与即将毕业的同学交流,对学生的毕业、就业和创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师范学院的工作尤为突出。该院在过去一年中为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党的重要文件精神,承办了市青联“四个全面精神”的学习研讨会,同时开展了主题团日、双休日社会实践、心理拓展培训和入党教育等形式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他们创办了 “荔园灯”文化品牌,建立了“荔声主播团”与“深夜听书”平台,在体育娱乐类阵地中打造了“新青年”和“荔战”两个品牌,开展主题迎新晚会、音乐节、篮球对抗赛、涂鸦彩色跑、女生节大赛等活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很高。针对互联网改变青年生活及交流方式的现状,该院积极建立新媒体体系,打造新型推广模式,不断加强各平台的品牌性,拓展影响力。师范学院在“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推进下和以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为目的,院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组织架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各系党、团干部成员队伍逐渐壮大,形成了以团组织为枢纽核心,以院、系学生会为主体,以义工团队、学生社团为骨干力量的工作格局。师院义工分会创新义工服务活动模式,拓宽义工服务领域,逐渐形成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的义工组织,并将志愿服务纳入日常工作重点,使志愿服务工作实现规范化、日常化、项目化、品牌化。现已形成了“爱心家庭”、“小书房”、“南油社区”、“四点半课堂”“偏远山区支教”五个常规品牌项目,获得“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称号。2014至今,该院已有24位义工获得市级、校级“五星义工”称号。
深大关工委还十分注重做好网站建设。2012年我们建立起深大关工委网站,架起一座与青年学生沟通的桥梁。2014年我们建设起一支学生通讯员队伍,每个学院关工委配备一名学生通讯员。他们积极将学院关工委和学生活动情况写成通讯报道稿,在关工委网站刊发,使网站信息渠道畅通,内容丰富多彩,成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个平台。
关工委秘书处供稿
2015年6月14日
(更新于 2015-11-13 09: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