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修西安咸阳机场时,发掘出了上官婉儿的墓。同年,还挖掘出了李建成和隋炀帝的墓,看来隋唐这些人物在这一年都‘不甘寂寞’了!”“李隆基带兵围攻皇宫时,韦皇后逃跑了,结果她逃跑的方向正是官兵的营地所在,这不是‘快递送上门——等签收’啊”。11月30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做客深圳大学人文论坛,在文科楼H07教室开展了题为《从上官婉儿墓志看唐代政治斗争》的讲座。
于赓哲教授,从事隋唐史的教学及研究。此次讲座,于教授不仅讲述了上官婉儿传奇的一生,更是涉及隋唐多位人物,全方面地讲述了上官婉儿所在时代的政治斗争。于教授首先从上官婉儿墓的外观讲起,2013年8月底左右,考古学家开始对上官婉儿的墓进行整理,发现上官婉儿墓的规格非常高,其墓志上刻了900多个字。但是,出土后发现,上官婉儿的墓明显遭到“官方的”大规模破坏,不仅陪葬物品全无,连墓地的地砖都被挖走了。“为什么说是‘官方’毁墓,而不是盗贼窃墓呢?因为盗贼盗墓明显为了钱财,谁还偷地砖呀,所以这极有可能是‘官方’毁墓,那么背后是什么样的政治因素导致的呢?”于教授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接着,于教授告诉大家,考古学家还发现在上官婉儿墓志盖上刻的是《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而墓志文上刻的是《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昭容”和“婕妤”是两个不同的封号,但是却出现在同一个人的墓志上,工匠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
“上官婉儿是6月份被李隆基杀的,当时她的葬礼是由太平公主党派主持。作为太平公主党派的人物,他们要把上官婉儿塑造成无辜被杀的形象,用以彰显李隆基的残暴。李隆基其后与太平公主党派决裂,于9月份登基,所以李隆基登基后派人捣毁上官婉儿的墓不是没有可能。同时,上官婉儿作为一个戴罪之身,人走茶凉,工匠们消极怠工也是可能的。”于赓哲教授从上官婉儿封号的矛盾出发,并引用李世民登基后,其哥哥李建成的墓志同样有改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于赓哲教授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旁征博引为同学们讲述了唐代政治斗争的恢弘场面,教室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从新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出发,另一个角度解读唐代的政治斗争,于赓哲教授的这个讲座告诉了我们:“做学术并不是枯燥无聊的,它同样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