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8:00-16:45,深圳大学40周年校庆800场学术活动(第416场)“庆校庆 迎部庆 医学科学论坛暨开幕式”在启明楼D101报告厅举行。此论坛由开幕式外加9场知名医学专家会议组成,分为上午和下午共两场进行。场内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开幕式由深圳大学陈心春教授主持,姜保国院士致辞,市科创委领导讲话。接着,上午的学术会议由深圳大学朱卫国教授和许兴智教授主持。第一位讲者是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徐延豪教授,他的报告主题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分析——从投入、前沿技术、人才谈起》。他对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投入及规划现状做了介绍,并结合二十大政策导向对中国医学科技人才竞争前景提出展望。南方医科大学高天明教授作《抗抑郁药靶研究进展》报告,他主要讲述了抑郁症现状和治疗手段,介绍了治疗局限并阐述自己实验室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使与会人员提高了对抑郁症治疗的认识。随后会场迎来了近期热度极高的“科研明星”——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她的报告主题为《Targeting Nav channels for pain relief》。颜宁教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钠离子跨膜运输模式,为未麻醉方面的运用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颜宁教授清晰又不失活泼的授课氛围让与会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表示希望以后能听到颜老师更多分享。接下来是苏州大学熊思东教授和复旦大学袁正宏教授作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Extracellular vesicle:Carrier and more》报告和《可视化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机制及诊疗意义》。
下午的会议由海军军医大学于益芝教授和深圳大学刘宝华教授担任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建伟教授、西湖大学于洪涛教授、吉林大学孙连坤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顾东风教授作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病毒与干扰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Tumor Suppressor Loss and Cancer Immune Evasion》、《线粒体与肿瘤耐药》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精准预测、预防和临床应用》。在吉林大学孙连坤教授的报告中,他和他的团队从线粒体在应对化疗药物作用时的灵活适应能力等角度探讨了卵巢癌顺铂等化疗药物耐药形成机制,为克服耐药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当深圳大学40周年校庆遇上医学论坛,大家蓬勃的学术热情有了依托。在论坛的提问环节中,在场参会人员踊跃提问,积极讨论与交流。中国医学领域英才辈出,未来定前途无量!

图:大家在认真聆听报告

图:颜宁院士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