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约20时20分,广州燕塘羽毛球馆内的一场休闲对打被突如其来的事故打断:一位球友在短暂歇息后突然倒地,随即出现意识及呼吸停止的危急状况。球馆内一时间惊呼、奔走,现场处于紧张混乱之中。
有人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工作人员奔去取来AED。事发球馆所属单位党支部书记张扬回忆道:“当时大家都在喊,有没有医生,这里需要帮助,现场有人正在取AED设备,但都不怎么会用。”正在场内击球的深圳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刘清辉闻声冲到事发地点,立即进行判断与施救。他回忆道:“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对真实的急救现场,当时确实有些慌,但没时间多想。我只知道现场没有其他的医务人员,如果我不做可能就没人会做了。”他迅速跪地实施胸外按压,双手互扣、手臂绷直,利用上身重力有节奏地下压,按所学步骤展开抢救。AED抵达并接上电极后,按照设备提示完成除颤与复评,刘清辉在按压与除颤间不断切换、复查生命体征。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操作,在被普遍称为“黄金四分钟”的时间窗内,患者的心跳最终恢复并缓缓睁眼,现场人群这才由惊恐转为松懈与感激。随后120急救人员赶到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该球友经送医治疗后已脱离生命危险并逐步恢复。
事后,公司方面专门前来表达谢意:9月16日,事发球馆所属单位代表来到深圳大学,为刘同学及医学部送上两面锦旗。单位代表在赠旗时说:“遇到这种紧急情况能主动站出来救人,他的做法值得社会肯定,我们希望通过表扬让更多人看到并学习这种负责的行为。”深大医学部也对这次救援给予了肯定。辅导员詹维浠表示:“刘清辉平时学习认真踏实,他能在关键时刻冲上前去并沉着应对,既是个人品质的体现,也是学院对医学生技能训练的一次检验。”受到表彰的刘清辉同学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医学生该做的事,人能醒过来就好。希望以后能操作得更规范,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实操训练真的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往后我也会更加努力学习。”这次真实的救援经历使他更加坚定继续深造、投身临床的决心。

从球馆突然的一声倒地,到心跳再次出现,短短几分钟里,专业训练、冷静判断与现场协作共同构成了救命链条。事件以患者脱险、施救者平稳回校和企业的公开致谢告一段落。短短几分钟,见证了知识的力量、责任的重量与生命的可贵。刘清辉的果断施救,完美展现了深大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崇高的职业精神。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成功救援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勇气、责任与希望的宣言。它向所有人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掌握急救技能,勇于伸出援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这份在危急时刻迸发的正能量,是社会最珍贵的财富,也将持续激励校园内外的人们见贤思齐,共同营造敢于施救、乐于互助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