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关工委
首 页 > 学生中心 > 热点话题 >
组织机构
学校关工委
学院关工委
政策公文
本校公文
政策文件
工作交流
最新动态
经验交流
党建园地
调查研究
学生中心
学生事务
热点话题
走访校友
康盛人生
首 页
热点话题
 

拿什么拯救身陷低潮的大二学生?

作者:管理员编辑 来源:麦可思研究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15-09-26 10:44:58

对大学生活的新鲜感第一年已经完全消失了,大二的生活依旧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我心中对大学的憧憬和向往也开始渐渐衰落。大二的我变得如同被麻醉枪击中了一样,被动、无所适从。” 

 

上了大二,我想休学”

  大大的落地窗外,天色如墨,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已渐渐响起,可乔林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传播学原理》这本书已在乔林手中“待”了快1个小时,乔林被“守门人”“魔弹理论”这些传播学经典原理吸引。直到图书管理员来提醒他,他才意识到,现在已经是晚上11点。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乔林的内心并不轻松,“魔弹”理论的不可思议并没有平复乔林纷乱的心绪。“我现在学的专业真的有用吗?”“喜欢的新闻学又真的适合我吗?”这两个在乔林大二开学后就冒出来的问题,让乔林陷入了困惑。报志愿时,因为高考分数不够,乔林只能选择另外一个并不了解的专业——社会学。对于自己在高中一直向往的新闻学专业,乔林只能遗憾地与之擦肩而过。

  经过了大一一年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后,乔林认为,社会学专业太过空泛,想着两年后自己走上社会“能做什么”这个问题,乔林无法再认真听课。在图书馆,乔林也没心情翻看社会学的大部头著作,反而对新闻学专业的书充满兴趣。但一旦想到转换专业的时间成本、自己对新闻学仅有的初步兴趣以及毕业后就业的问题,新闻学的吸引力一时也消失了,乔林觉得压力空前巨大。他甚至想到了休学。

要被重视的“大二低潮”

和乔林状况相似,学生在大二阶段对校园生活失去新鲜感,并对选择专业产生困惑,在国外被称为“大二低潮”。《哈佛深红报》曾在报道学生“大二低潮”时指出,对许多大二学生来说,虽然哈佛提供给他们非常灵活的专业选择空间,但他们依然会有压力,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对自己专业选择需要深入思考的阶段,从大二开始,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现在的选择或许会决定未来的职业生涯。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秦攀博在研究中曾指出,大学生专业认同在年级和专业类型上存在交互作用。在大二阶段,转专业、双辅修等已经确定,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已经无法更改,因此学生会专心学习,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无法学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所谓的热门专业而陷入低潮,甚至自暴自弃。

  乔林大二时的困惑如今依旧存在。他告诉本文作者,如果当时学校能有专门针对“大二低潮”的指导课程或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自己或许就不会陷入低潮那么久了。“大二时期,和我一样对校园生活失去兴趣的同学并不少。”乔林说。

  李源是中国人民大学大四的学生,提到自己的大二生活,李源苦笑道,“那是‘堕落’的开始”。大二开始后,因为对校园生活失去了新鲜感,李源便四处询问同学有无好玩的活动推荐,可这“好玩”的活动却让李源一度无法自拔。“通宵和同学打电子游戏,基本不知白天黑夜。”李源形容自己当时的生活是“暗无天日”。因为被电子游戏吸引,李源对课堂的兴趣变弱了,他说:“我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失去了兴趣。”于是,到了考试时,李源的压力会突然变大,因为平时对学业不重视,考试开始出现了不及格的现象。李源觉得,大学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

  “其实课堂上我也试过认真听讲,可老师有时并没有讲出我们想要了解的知识。”李源的同学周凯表示,对课堂丧失兴趣是从老师开始的。周凯回忆道:“有时候老师根本没有讲明白我们不理解的概念,只是让我们课后去看书,这样我们无法产生积极性。”李源和周凯都认为,大学课堂里老师讲课缺乏吸引力,这会影响大家对课程的兴趣,从而使大家对自己所学专业失去兴趣,接着便带来了考前临时抱佛脚、考场作弊、挂科、补考的恶性循环。“偶尔也有讲课很有意思的老师,同学们听课也会比较有精神。”周凯说。在大二,对专业认知的不足从而带来的学习压力成为李源和周凯“不能承受之重”。

如何应对“大二低潮”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大二这一年如同地狱。”南卡罗来纳大学国家资源中心的执行主任玛丽斯图亚特•亨特说。亨特是《帮助大二成功》一书的作者之一,她认为,如果大学第一年是学生学习新的大学文化的一年,那么大学二年级就是学生找到目标的一年。美国空军学院首席学术顾问朱莉·泰特利认为,在大二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缺乏结构化的学术建议。朱莉建议,学校在已有学术顾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额外的指导教师或许可以帮助学生阻止“大二低潮”。同时,学校应该把面向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培训课程安排到大二。“当学生思考自己的专业时,这是他们最愿意了解的东西。”朱莉说。远离父母、家庭和曾经高中的友谊连接的大二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

  为了应对“大二低潮”,丹佛大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大二学生适应性问题列表,该列表可由教师提供给学生回答,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确认学生是否处于低潮之中:

  1.我想在这所大学里做什么?

  2.身边的人,有谁是我的朋友?为什么?

  3.比刚来学校时,我是否有更多的问题?

  4.我真的喜欢主修的专业吗?

  5.我完全不知所措吗?

  6.我没有任何时间休息吗?

  7.我不知道以后自己想做什么吗?

  8.父母/家人不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

  9.别人都认为我很奇怪吗?

  10.我没有去年那么有趣了吗?

  11.在别人误解我的时候我可以哭吗?

  针对学生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学术顾问或指导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建议和指导:

   1.鼓励学生成为社团或者其他学生组织的领导者,让他们对自己重建信心。

  2.建议学生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参加朋辈心理辅导计划。

  3.为学生提供更多留学信息,建议学生出国留学度过一个学期,或参加交换生计划。

  4.鼓励学生去就业指导中心填写自己感兴趣的表单,尝试争取实习的机会或者得到一份兼职工作。

  5.建议学生为自己选择一个轻松有趣的课程,哪怕纯粹只为了兴趣或者好玩,如音乐、艺术、舞蹈。

  6.鼓励学生参加一个和自己专业或目标相似的学术俱乐部,或探索一些新领域。

  7.若学生还有其他学术问题,鼓励他们及时咨询指导老师或访问校长办公室。

  其实,“大二低潮”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南京农业大学对大二学生的一份研究报告曾提出了对大二学生学习目标进行引导的一些建议:

  1.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心理辅导、讲座等途径帮助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兴趣、特长、个性等,以使学生能够根据这些确立目标。

  2.多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如近年的就业形势、不同岗位的任职资格、近年考研人数变化趋势等,以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环境,识别环境中对自己实现目标的有利因素及制约因素。

  3.在教育管理中,学校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过程中用以识别环境的主要理论依据。

  4.学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外部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并验证自身能力发展状况。此外,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调查研究及实习的机会,如各类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模拟沙盘大赛等)、岗位见习实习机会等,也是十分必要的。

  当声势浩大的迎新活动在大学开展的同时,别忘记了一部分大二学生身陷低潮,高校,是时候伸出援手拉他们一把了。

(更新于 2015-09-26 10:45:46)

 

组织机构 - 政策公文 - 学生中心 - 工作交流 - 首页 - 系统管理

深圳大学关工委设计制作并拥有版权

地址:深圳大学学生活动中心309室 电话:0755-26534919 电邮:szuggw@s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