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关工委
首 页 > 学生中心 > 康盛人生 >
组织机构
学校关工委
学院关工委
政策公文
本校公文
政策文件
工作交流
最新动态
经验交流
党建园地
调查研究
学生中心
学生事务
热点话题
走访校友
康盛人生
首 页
康盛人生
 

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都值得被看见

作者:程远/潘慧芬/李林/徐蓓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4-01-10 10:52:46

TELL+DREAM是TELL公众演讲会和虹梅街道共同举办的演讲活动,它以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铺陈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图景。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八届TELL+DREAM活动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主管设计师程远、闪送员李林、虹梅街道航天新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慧芬分别讲述了他们普通而不平凡的故事。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我从事的是航空航天电机的研发工作。

我是一个军工二代,从小在军工大院里长大。我和航空航天的第一次接触是小学里的一次航空航天夏令营。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天组织看影片,电影里讲的是阿波罗11号和国际空间站的故事。当看到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像鸟一样飘浮在半空中时,我就想:我要是能当一名航天员该有多好。

2002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工作,进入了无刷组。航空航天电机主要分两大类——信号电机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又分为无刷电机、有刷电机和步进电机。当时,地面上用得较多的是有刷电机,在天上用步进电机,而无刷电机的项目很少。


刚进所的时候,我记得我每月工资是1500元,因为项目少,所以我们组的奖金总是研发部门中垫底的。好在我当时是一个人,也没有很高的物质要求。


我的师傅是一个非常喜欢钻研的人,跟着他学习,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有了很大提高。组里的前辈一直跟我们说,未来无刷电机肯定要替代有刷电机,因为在国外,当时已经普遍应用无刷电机,只不过它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的门类。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多和我一起进所的同事都陆陆续续离开了,但我依然选择了坚守。8年后,果然像前辈们预料的那样,无刷电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我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

2010年,我加入了嫦娥五号的研制团队。我突然觉得,我小时候的飞天梦就要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我可以把自己亲手设计的产品送上太空,那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所以我干劲很足。

航空航天领域的工作强度极大,地面上的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可以去修、去换,而太空中的设备一旦出现故障,那往往是致命的。有时候,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就会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比如,2003年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有一颗卫星失效了,事后查明就是因为一个螺栓没有装好,这颗卫星的价值是2.9亿美元。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是严谨再严谨、论证再论证,一定要把问题消灭在地面上,绝对不能带到天上去。我们有时候会连续几天待在实验室里,打个地铺睡一会儿,通宵工作更是家常便饭。

2012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一年我的大宝出生了,嫦娥五号项目也进入了关键的实验验证阶段。我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去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这时也到了毕业论文开题的时候。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妈妈突发脑中风,住进了医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没有能力请一个钟点工来帮忙,因为我所有的积蓄都用来支付房子的首付了,而我那时每月的工资只有2000元。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妈妈,她是帮我照顾孩子太辛苦才得病的。

那是我第一次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怀疑和动摇。我有个研究生同学,是一家外企的主管。他问我愿不愿意跳槽,工资会高很多。我一下子陷入了纠结,思考几天后,我向领导提出了辞职。

提出辞职后,我开始整理我的工作笔记,我想把这个项目完整无误地交给下一位同事。我一边整理一边流泪,就像一个妈妈在给自己的孩子梳妆打扮,准备把她送给别人。那时候领导找我谈了很多次,希望我留下来,我也不断地问自己:要不要离开嫦娥五号项目?以后会不会后悔?这些问题每天都折磨着我。


在纠结了近3个星期后,我终于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我要实现我的梦想,亲手把自己设计的产品送上月球。在得到了这个确切答案后,我的心情很快平静了下来。

我找领导把辞职报告要了回来,开始思考怎么解决实际问题。我向学校申请了延期毕业,找到一位老家的亲戚帮我带孩子,同事们也替我分担了一部分工作。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妈妈的手术很成功,医生说如果坚持康复锻炼,未来生活自理不成问题。总之,危机慢慢过去了,我的生活和工作又回到了正轨。

后来,因为长征五号火箭在研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嫦娥五号项目延期发射。2020年,总部通知我们开始准备嫦娥五号发射的应急预案,大家的心又一下子提了起来,就好像马上要送孩子进高考考场一样。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顺利发射升空。按照计划,嫦娥五号于当年12月1日落月。落月那天我们都非常紧张,因为我们所的产品大多数是落月以后开始工作。落月采样和采样返回正是这次探月任务中最大的难点。

2020年12月1日一整天,央视都在直播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我们躲在办公室里,时不时偷偷看几眼。我设计的项目是第二天凌晨4:00才开始工作,我就抱着手机迷迷糊糊睡着了。我到凌晨5:00醒来,得知项目非常顺利,我的心才真正落了地。

当天上班的时候,我们整个课题组的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我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之前所有的委屈、难受都烟消云散了。我非常庆幸自己当时没有离开而是坚持了下来。这个世界上能够赚到钱的工作有很多,但是能够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工作,也许只有这一个。

之后,我又参加了一系列深空探测的项目,我比以前更忙碌了。

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这代人正在创造历史。因为赶上了国家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有多少前辈梦寐以求、奋斗终生的事业都在我们手中变成了现实。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了第一座空间站、第一个火星采样器、第一辆月球车,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有第一个月球基地、第一个小行星采样器。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一定会有很多的困难等着我们,但我不会再动摇,也不会再犹豫。因为,我非常肯定:自己的梦想就在这里,自己的热爱就在这里。

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因为经常在社区里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所以渐渐对居委会工作产生了兴趣。记得有一年上海下了很大的雪,那天一大早我和父母带着工具到楼下铲雪,周围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看到我小小年纪也出来帮忙,纷纷夸赞我。这在我心里埋下了社区工作的种子。

大学毕业以后,我如愿当上了一名社工。我工作的第一个小区就是我自己居住的小区。当时带教我的老师是居委会主任,她告诉我:你刚进来,年纪最小,看到人要叫,嘴要甜,脚要勤,这样大家就会喜欢你。我在主任的带领下,慢慢熟悉了社区的各项工作。

当时我就观察到,因为我所住的小区是一个动迁户小区,算得上是一个熟人社区,所以小区里的居民都互相认识。居委干部也很少是外来的,都是土生土长的,他们对小区的情况非常了解,很多居委干部甚至连居民家里的电话号码都能脱口而出。令我印象深刻的情景是,经常有居民冲进办公室,生气地反映各种问题,而书记、主任一出面,他们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开开心心地离开了。那时候我就想:这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但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那天居委会里来了一个阿姨,一进门就气势汹汹,然后一股脑儿提了很多不可理喻的诉求。当时我年轻气盛,顶了几句,阿姨很快把矛头对准了我,劈头盖脸骂了我一顿,我整个人一下子蒙了,呆在那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从那以后,我在小区里一看见那位阿姨,心里就很害怕。


但过了一段时间,阿姨又找上门来。她这次是来干什么呢?原来,她的儿子没有工作,她来寻求居委会的帮助。我正好是负责就业这条线的,就算心里发怵,也得帮人家办事。于是,我尽我所能,根据她儿子的简历为其寻找适合的工作,一有相关信息就通知她儿子去面试,很快帮助她儿子顺利解决了工作问题。从此以后,这个阿姨每次看到我,总是眉开眼笑的,老远就会跟我打招呼。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在社区里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帮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如今,我在社区工作已经有11年了。近年来,居委会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我们社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首先,人员配置更年轻了。以前,在社区工作的都是阿姨、爷叔,而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而且更加职业化、专业化。我所在的航天新苑居委就有一个20多岁的年轻社工,小姑娘既擅长电脑操作,也能和老社工一样处理社区里的各种事务。

其次,工作方法也和从前大不一样。我记得刚到居委会时,书记给了我一个很厚的本子,让我抄下所有小区居民家的电话号码。我还去派出所抄录户籍手册,以了解居民的家庭情况。而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叫作居村微平台的大数据平台,对各种情况一目了然,还可以对小区里的特殊人群进行分类,比如退役军人、残疾人、0—3岁宝宝等,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航天新苑小区一共有550户人家,60岁以上的老人有436人,是一个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小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这些老人服务?这是我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分享两个小故事。

小区里有一对80岁以上的老夫妻,老太太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常年卧床不起,平常由老先生照顾。老先生自觉身体尚好,家里不请保姆,子女也不在身边。这就是独居老人家庭。

2023年5月的一天,我在居委会接到老先生打来的电话,说他感觉不舒服,我叫了120,并且很快带着居委干部一起上门查看情况。只见老先生躺在凳子上喘着粗气,我问他有没有告诉他儿子,老先生说,这点小事情不要麻烦儿子。就在说话的当口,我发现老先生的情况越来越不好,额头直冒冷汗,手脚冰凉,开始神志不清。我赶紧和躺在床上的老太太沟通,好不容易找到她儿子的电话并联系上。她儿子说一时走不开,于是,我让居委干部先送老先生去医院,并找来志愿者临时照顾老太太。

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小区里有一对老夫妻住在六楼,因为没有电梯,老先生很少下楼,只有老太太经常到楼下走走。有一天,网格员说有好几天没看见老太太了,我们就一起去他们家走访。给我们开门的是老爷爷,一跛一跛的,他说老太太身体不舒服。我又问他的脚怎么了,他说脚已经肿了好几天。撩开一看,他的脚肿得特别厉害。我说你的3个儿子怎么没来带你们去看病,他说他们工作忙,不要去麻烦他们。我坚持要送两位老人去医院,就联系了他的3个儿子,终于打通了二儿子的电话。后来,老人的儿子特地来居委会向我们表示感谢,因为如果再晚些时间送医院,后果将不堪设想。

通过这两件事我发现,居委会除了要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以外,还应该着眼于小区自身的特点,把工作做在前面。我们小区的老龄化程度这么高,像他们这两户独居的高龄又生病的老人其实不少,我们的居委干部要主动收集这些独居老人家庭的紧急联系方式,并经常关注这些老人的日常。只有我们多做一点、多走一步,才能防患于未然,保障这些老人的健康和安全。

近几年,居委工作出现了一些新名词,比如“邻里汇”“生活盒子”“最后一公里”,这些新名词意味着我们社区要更好地去满足多元化的居民需求,也意味着对我们这些社区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单条线的工作人员转变为多面手,除了要继承前辈们“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的工作方法,我们还要成为组织者、协调者、解难者,为社区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居委会的工作琐碎而繁杂,而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事,再小也是我们的“心头大事”。在社区工作了11年,我觉得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虽说今后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真情付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可。

在上海留下我的足迹

我是“80后”,目前在上海当一名闪送员。

2014年我第一次来到上海,一转眼,整整10年过去了。在这之前,我就职于西安的一家事业单位。来到上海后,我先后从事过销售、产品技术售后、消防安全员等工作。5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我接触到了闪送员这个职业,并对它产生了兴趣。

我当时一个人在上海,工作以外时间基本上都待在租住的小房间里,很少出去。虽然来上海好几年了,但是我对上海的了解仅限于工作和生活的方圆两三公里的范围。总的来说,我对上海是很陌生的。我了解到闪送平台是一个同城配送的平台,也就是全城跑,我就想通过闪送这种方式,加深自己对上海的了解。

我从手机上下载了一个闪送员的App软件,完成了账号的注册和相关的岗前培训,有了一个在闪送平台接单的权限。当时还挺激动的,我一下班就急匆匆地到附近一家电瓶车专卖店,精挑细选购买了一辆电瓶车。

这里顺便说一下,我跑闪送5年,现在我正在使用的这辆电瓶车已经是我的第5辆电瓶车,差不多是一年更换一辆的节奏。

话说回来,当我买好电瓶车,注册好了账号,随时可以接单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怯场了。原来我是打算兼职跑闪送的,但就在纠结的过程中,闪送的事情被搁置了。

没过多久,我失业了,而且找工作频频碰壁。这个时候,我又想起了自己一时心血来潮注册的闪送员账户,还有买回来的电瓶车,这些都是现成的。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开始了闪送员的职业生涯。


做着做着,我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这个职业。


所谓闪送,其实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用户的物品准确、安全地送到指定的地点,交给指定的签收人。我这个人喜欢简单,刚好闪送的一对一模式比较适合我。因为闪送就是你接一单,然后跟着导航跑,跑到以后,这个任务就完成了,然后你再接取下一单,所以,我的手里永远只有一个订单。就这样,一单又一单,一直到今天,我的个人完单总量已经超过了1万单。在闪送这个行业里,超过1万单的人有一个荣誉称号,叫作“万单王”。


“万单王”不仅意味着个人完单总量超过1万单,而且同城配送的里程数也非常大。一般来说,闪送的订单都是偏中远途的。以一个订单最基础的公里数5公里来计算,1万个订单的配送里程就达到了5万公里以上,而且这5万公里只是配送里程,还不包含取件里程。

记得几个月前,我接过一个订单,这个订单是从嘉定的马陆送两串葡萄到临港滴水湖附近,订单的配送里程是97公里。说实话,97公里的配送费已经远远超过了两串葡萄的价格。我去取件的时候发现,发件人是一位60多岁的大叔。他告诉我,每年园子里的葡萄成熟后,他都会摘下几串葡萄送给老朋友们分享。以前他都是自己开车送去,但这两年身体不太好,只能麻烦我跑一趟。听完大叔的这番话,我突然感到自己手里的这两串葡萄变得格外重。当我把两串葡萄完好地交给收件人时,我看到收件人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我也有了一种不负所托的奇妙感觉。

2022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人都急需闪送一些药品。那时,我们只要一打开手机,就会不停地收到推单。一般来说,我们在接单的时候可以看到订单的品类,比如水果、蛋糕、鲜花、药品等,我一看见药品类的订单,就会马上接取。我平常到晚上六七点钟就收工回家了,但那段时间我和所有的闪送员一样,每天都工作到午夜12点以后。我们不断告诉自己,多送一单,再多送一单,可能就会帮助更多的人减轻病痛的折磨。我想,正是闪送员这份工作,把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对闪送员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奔跑中。但是,也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让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有一个下雨天,我送单途经樱花街的时候,看见街道绿化带的边上伸出一双脚来。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路上不时有行人或车辆经过,但是大家可能都急着赶路,没有人留意绿化带里的情况。我骑车经过一下子就看见了,赶紧把车停下,看见绿化带里躺着一个人。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问他怎么样了,他好像还有一些意识,但语言很含糊,根本说不清楚。我不敢贸然翻动他的身体,于是打电话报警。接电话的警员让我在原地等待,说马上安排民警过来处理。


我因为手里正有一个订单,不得不暂停服务。我先跟平台报备了一下,然后又与订单的收件人打电话沟通,对方得知情况后表示理解,并说等我忙完了再送单。其实我知道,通过闪送平台下单的用户一般都比较急,这位收件人的表态让我非常感动。好在警察很快就来了,说明情况后,我又开始继续送我未完成的订单。

最近两年,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闪送员的队伍中。比如有的宝妈,早上送完孩子上学,就骑着小电瓶车在家门口附近跑几单,到下午再去接孩子,回家做饭。还有一些单位的员工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出来跑几单。

我认识一对家住松江的小夫妻,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女方先出来兼职跑闪送,后来又拉着她老公一起跑。自从跑闪送以后,他们的家庭生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之前两个人下班回家以后,一个对着电脑,一个抱着手机,生活特别平淡。两个人跑了闪送后,每天回到家,一起分享当天在路上遇到的事情,还互相PK谁跑的单子多。跑了一年多后,他们带上父母一起去欧洲半月游,用的就是跑闪送攒下来的钱。说起这段经历,他们觉得非常值得,也非常有意义。

我跑闪送有5年了,从一开始张不开嘴、迈不开腿,到现在面对任何订单都可以应付自如。我把自己总结的跑闪送的经验,每个月定期在“骑士之家”上分享,以帮助那些刚入职的新人更快了解闪送这个行业。

听说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是东方明珠,我每天在送单的路上都或近或远地看见它,它就在那里矗立着,但是我从来没有上去过。假如有一天我要收拾行囊离开,我想我一定要爬上去好好欣赏一下上海这座城市的美,因为,这里到处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组织机构 - 政策公文 - 学生中心 - 工作交流 - 首页 - 系统管理

深圳大学关工委设计制作并拥有版权

地址:深圳大学学生活动中心309室 电话:0755-26534919 电邮:szuggw@szu.edu.cn